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03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当需要对室内进行制热时,首先判断动力电池是否有蓄热可利用,当动力电池存在蓄热可利用时,则制冷剂通过第一制热回路、第二制热回路以及第三制热回路吸收热量,并经压缩机驱动进入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实现制热。可见,当温度较低时,可以利用动力电池的蓄热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可以支持热管理系统在更低温度下工作,无需采用双级电动压缩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日益严苛。为提高电动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空调系统打开的情况下的续航里程,一些电动汽车采用热泵空调系统。由于受制冷剂本身特性限制,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下限温度通常在-5℃~-10℃。为放宽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区间,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双级电动压缩机把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下探至-15℃,但是双级电动压缩机的可靠性问题,短期内难在整车上量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低温下热泵空调系统无法工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应用所述热管理系统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需要进行制热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存在蓄热;所述动力电池为具有蓄热功能的电池;如果所述动力电池有蓄热利用,制冷剂通过第一制热回路吸收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所述热管理系统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在需要进行制热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存在蓄热;所述动力电池为具有蓄热功能的电池;/n如果所述动力电池有蓄热利用,制冷剂通过第一制热回路吸收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二制热回路中的换热器吸收室外热量,再通过第三制热回路中的冷却系统吸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热量,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n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所述第二制热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所述第三制热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所述热管理系统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需要进行制热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存在蓄热;所述动力电池为具有蓄热功能的电池;
如果所述动力电池有蓄热利用,制冷剂通过第一制热回路吸收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二制热回路中的换热器吸收室外热量,再通过第三制热回路中的冷却系统吸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热量,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
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所述第二制热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所述第三制热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动力电池有蓄热利用时,检测室外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为制冷剂从室外吸收热量的最低温度;
当室外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吸收所述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三制热回路中的所述冷却系统吸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热量,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
当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吸收所述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二制热回路中的所述换热器吸收室外热量,再通过所述第三制热回路中的冷却系统吸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热量,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动力电池无蓄热利用时,检测室外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为制冷剂从室外吸收热量的最低温度;
当室外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吸收所述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
当室外温度不小于温度阈值时,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热回路吸收所述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二制热回路中的所述换热器吸收室外热量,经所述压缩机驱动进入所述冷凝器将热量释放到室内,实现制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获取充电模式以及蓄热强度;所述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所述蓄热强度表示对所述动力电池的蓄热需求强度;所述充电模式和所述蓄热强度可预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凤仙潘乐燕王天英刘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