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及加热机座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932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包括热整形炉、配重块和云母片,所述热整形炉的炉内平台用于放置加热机座,云母片设置在炉内平台上,云母片的一侧与炉内平台贴合,云母片的另一侧与加热机座的下表面贴合,配重块铺设在加热机座的上表面。炉内平台与加热机座接触区域为不锈钢制品,炉内平台的平台平面度大小≤0.5mm,表面形状为纯平。配重块铺设在待整形加热机座的中心和四条边,在中心位置配重块按“十”字进行摆铺,铺一层;四条边位置铺设共两层,交错铺设。炉内平台上待整形加热机座所需覆盖的区域铺设若干云母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包括:来料检查‑热整形‑剥离‑研磨‑喷砂‑阳极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及加热机座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及加热机座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CVD)工艺在玻璃基板表面沉积一些功能薄膜。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基板进行加热处理,为了使基板受热均匀及成膜均匀,大世代(G8.5及G10.5)的加热机座对其表面平面度大小及形貌均有严格的要求。加热机座(以下简称SUSC)在液晶显示行业目前均是铝材制品,G8.5(长:2580mm、宽:2290mm、厚:60mm)及以上产品尺寸较大,此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表面进行玻璃珠喷射作业,喷射结束后产品平面度均会由于玻璃珠撞击铝材表面使铝材发生塑性变形而增大1.0-1.5mm且呈“伞状”;SUSC传统工艺:来料检查-剥离-研磨-喷砂-预阳极-热整形-剥离-研磨-阳极氧化,此工艺工期较长,大大影响生产效率,且过程工序较多,使得生产成本加大,同时产品产生“三伤”风险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整形炉、配重块和云母片,所述热整形炉的炉内平台用于放置加热机座,云母片设置在炉内平台上,云母片的一侧与炉内平台贴合,云母片的另一侧与加热机座的下表面贴合,配重块铺设在加热机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炉内平台与加热机座接触区域为不锈钢制品,炉内平台的平台平面度大小≤0.5mm,表面形状为纯平。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铁制品,配重块为圆柱形,配重块上设有吊环。进一步的,在所述炉内平台上待整形加热机座所需覆盖的区域铺设若干云母片,云母片包括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和第三云母片,第一云母片设置在形加热机座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依次向外设置第二云母片和第三云母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云母片外轮廓到加热机座外轮廓的距离分别为待整形加热机座长、宽尺寸的1/6±2mm,第二云母片位于第一云母片和第三云母片中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铺设在待整形加热机座的中心和四条边,在中心位置配重块按“十”字进行摆铺,铺一层;四条边位置铺设共两层,交错铺设。基于上述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所述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包括:来料检查-热整形-剥离-研磨-喷砂-阳极氧化。进一步的,所述热整形具体包括:1)清理热整形炉炉内平台,保证平台干净整洁无杂质,以免压伤加热机座表面;2)明确加热机座尺寸,在热整形炉平台上圈出待整形加热机座所需覆盖的区域,在区域内垫放云母片若干,在形加热机座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垫放第一云母片,以第一云母片为中心第二云母片和第三云母片呈正方形依次向四周发散排列,同一圈云母片垫块之间的距离均分;3)使用行车将加热机座吊放至预选的区域,务必保证加热机座大小与设定区域大小一致,偏差控制在10mm内,且需使加热机座基准面朝下与云母片接触;产品放置好后,在上面横竖交叉铺设共两层保温棉,保温棉可拼接,保证全覆盖产品,但每层保温棉边贴边,单层不可叠放,以免配重块放不平稳;4)铺设配重块:在加热机座的中心位置配重块按“十”字进行摆铺,只铺一层;在加热机座四边铺设共两层,交错铺设,所有配重块均是统一尺寸及重量;5)接线、设置温度及时间:将控制柜外接的线路与加热机座的加热线进行连接,打开控制电源开始加热;共计加热时间设置480min,温度上限设置400℃,电流设置最大,加热时间结束后须将控制柜断电,自动降温,切不可直接使用外力骤降,以免产品发生形变;6)温度降至30℃左右时,可以穿上隔热服及隔热靴等将配重块及加热机座吊出整形炉,加热机座产品热整形结束,此时检测产品平面度在0.7mm左右,形貌类“碗状”。进一步的,所述剥离及研磨为:使用硝酸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对加热机座进行剥离,再用纯水清洗后吹干;使用120#砂纸对加热机座的基准面进行打磨,粗糙度控制在1.0以下。进一步的,所述喷砂过程中控制出砂压力设置在0.22~0.30MPa,砂材选用1.5~2.0mm玻璃珠,走抢速度设置为200~500mm/s,走枪轨迹为“弓”字形连续匀速自动走枪,直至表面扫描完毕,保证加热机座表面无喷砂盲点;玻璃珠喷射不可喷射2遍,必须1遍到位,如若中途异常停机,则需要重新进行整形后方可继续喷砂,喷砂后粗糙度须控制在20±2μm。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为来料检查-整形-剥离-研磨-喷砂-阳极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预阳极以及预阳极后的剥离和研磨,使工艺更加优化。2、在热整形过程中,是利用加热机座自身的加热功能进行热整形,加热机座受热快,整形时间短,配重块吊装少,吊装作业短,生产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检查后直接整形,是将加热机座形貌整形成中间凹四周高的类碗状,平面度大小控制在0.5-0.9mm,而后利用喷射玻璃珠将加热机座喷射成形貌中间高四周凹的类伞状。喷射玻璃珠是为了给加热机座做粗糙度,通过此工艺可将粗糙度及平面度同时进行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时间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效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云母片排布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配重块铺设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炉内平台;2、配重块;3、云母片;31、第一云母片;32、第二云母片;33、第三云母片;4、加热机座。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包括热整形炉、配重块2和云母片3,所述热整形炉的炉内平台1用于放置加热机座4,云母片3设置在炉内平台1上,云母片3的一侧与炉内平台1贴合,云母片3的另一侧与加热机座4的下表面贴合,配重块2铺设在加热机座4的上表面。炉内平台1与加热机座4接触区域为不锈钢制品,大小按照大于G10.5加热机座4尺寸大小定制,优选的,长:3800mm、宽:3500mm、厚>50mm,一般厚度越厚,在进行多次热矫正后,平台不易发生塑性变形;炉内平台1的平台平面度大小≤0.5mm,表面形状为纯平。配重块2为铁制品,可使用磁铁式吊装盘吊装;配重块2为圆柱形,配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整形炉、配重块(2)和云母片(3),所述热整形炉的炉内平台(1)用于放置加热机座(4),云母片(3)设置在炉内平台(1)上,云母片(3)的一侧与炉内平台(1)贴合,云母片(3)的另一侧与加热机座(4)的下表面贴合,配重块(2)铺设在加热机座(4)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整形炉、配重块(2)和云母片(3),所述热整形炉的炉内平台(1)用于放置加热机座(4),云母片(3)设置在炉内平台(1)上,云母片(3)的一侧与炉内平台(1)贴合,云母片(3)的另一侧与加热机座(4)的下表面贴合,配重块(2)铺设在加热机座(4)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内平台(1)与加热机座(4)接触区域为不锈钢制品,炉内平台(1)的平台平面度大小≤0.5mm,表面形状为纯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为铁制品,配重块(2)为圆柱形,配重块(2)上设有吊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内平台(1)上待整形加热机座(4)所需覆盖的区域铺设若干云母片(3),云母片(3)包括第一云母片(31)、第二云母片(32)和第三云母片(33),第一云母片(31)设置在形加热机座(4)覆盖区域的中心位置,依次向外设置第二云母片(32)和第三云母片(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云母片(33)外轮廓到加热机座(4)外轮廓的距离分别为待整形加热机座(4)长、宽尺寸的1/6±2mm,第二云母片(32)位于第一云母片(31)和第三云母片(33)中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铺设在待整形加热机座(4)的中心和四条边,在中心位置配重块(2)按“十”字进行摆铺,铺一层;四条边位置铺设共两层,交错铺设。


7.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整形装置,所述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包括:来料检查-热整形-剥离-研磨-喷砂-阳极氧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机座的平面度整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整形具体包括:
1)清理热整形炉炉内平台,保证平台干净整洁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宽杨彬赵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