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6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包括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台,所述套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座,所述套座的内部套设有套体,所述套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层,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套体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密封盖并延伸至密封盖的上方。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通过套体采用钢丝网层与耐磨橡胶层和复合橡胶层进行混合,不仅提高了套体的整体强度,而且增加了套体的耐磨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减震器衬套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导致减震器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通常,为了抑制来自路面的冲击,增加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上安装有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包括减震器和用来吸震的弹簧,汽车在经过不平的路面段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产生反弹震荡,减震器的设置可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产生的震荡,然而减震器长时间会造成老化和磨损,通常在减震器上设置橡胶衬套,保证减震器的使用,现有的减震器衬套在使用时还存在不足,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导致减震效果较差,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现有的减震器衬套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导致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包括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台,所述套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座,所述套座的内部套设有套体,所述套体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包括减震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台(2),所述套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座(3),所述套座(3)的内部套设有套体(4),所述套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缸体(11),所述缸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层(12),所述缸体(11)的内部设有活塞杆(6),所述套体(4)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9),所述活塞杆(6)的顶端贯穿密封盖(5)并延伸至密封盖(5)的上方;/n所述套体(4)包括耐磨橡胶层(13)、钢丝网层(14)、聚氨酯耐磨层(15)、第一胶粘层(16)、第二胶粘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包括减震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台(2),所述套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座(3),所述套座(3)的内部套设有套体(4),所述套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缸体(11),所述缸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层(12),所述缸体(11)的内部设有活塞杆(6),所述套体(4)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9),所述活塞杆(6)的顶端贯穿密封盖(5)并延伸至密封盖(5)的上方;
所述套体(4)包括耐磨橡胶层(13)、钢丝网层(14)、聚氨酯耐磨层(15)、第一胶粘层(16)、第二胶粘层(17)和复合橡胶层(18),所述钢丝网层(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胶粘层(16),所述第一胶粘层(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橡胶层(13),所述耐磨橡胶层(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聚氨酯耐磨层(15),所述钢丝网层(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胶粘层(17),所述第二胶粘层(1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复合橡胶层(18)。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宝泉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威格橡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