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6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底面上的底座、安装在底座底部的固定杆,底座上部铰接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部对称设置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固接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上转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杆,第一杆的中心铰接连接有第二杆,两个第一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个第二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底板上部设置有驱动第二铰接轴的驱动组件;第二铰接轴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位于边坡内侧壁一侧的抵接板,抵接板包括套接接的第二铰接轴上的第一板,套接在转动轴上的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侧壁与边坡的侧壁抵接,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基坑是指在基础设计的位置上按照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当基坑的开挖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放边坡的方法使得基坑土坡稳定,但是当基坑的开挖的深度较大或基坑邻近处有建筑物时,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可采取基坑支护的方法来加固和保护基坑、防止外侧土层坍人。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基坑支护形式,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施工时间长,拆除难度及费用都较大的问题。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88845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纵向设于基坑侧壁处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基坑侧壁一侧连接有若干插接钉,所述挡板另一侧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还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撑柱下端设于基坑底面内,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斜拉锚索,所述第一斜拉锚索末端设于基坑外侧的土层内,基坑底面内设有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所述第一灌注桩顶部与所述支撑柱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支撑柱,所述第二灌注桩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底面上的底座(1)、安装在底座(1)底部竖直插接在基坑内部的固定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铰接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上部沿其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安装板(13),两个所述安装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131),所述第一铰接轴(131)上转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杆(15),所述第一杆(15)的中心铰接连接有第二杆(16),所述第一杆(15)和第二杆(16)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9);两个所述第二杆(1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141),所述底板(12)上部设置有驱动第二杆(16)底端向边坡一侧靠近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底面上的底座(1)、安装在底座(1)底部竖直插接在基坑内部的固定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铰接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上部沿其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安装板(13),两个所述安装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131),所述第一铰接轴(131)上转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杆(15),所述第一杆(15)的中心铰接连接有第二杆(16),所述第一杆(15)和第二杆(16)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9);两个所述第二杆(1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141),所述底板(12)上部设置有驱动第二杆(16)底端向边坡一侧靠近的驱动组件(3);所述第二铰接轴(141)和转动轴(19)之间设置有位于边坡内侧壁一侧的抵接板(4),所述抵接板(4)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二铰接轴(141)上的第一板(41),铰接连接在转动轴(19)靠近边坡一侧的第二板(42),所述第一板(41)和第二板(42)之间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41)与第二板(4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4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片(43),两个所述转动片(43)之间固定插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一板(41)内部的第一转动杆(44),两个转动片(43)之间固定插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二板(42)内部的第二转动杆(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对底板(1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达王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中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