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包括:用于与立柱固定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系杆的两端;承插式连接组件,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部螺接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转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的承插式凸块,所述承插式凸块匹配插置并穿出所述插孔,所述承插式凸块穿出所述插孔的部位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定位槽插置连接的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系杆构造可在地面焊接而无需高空作业,同时施工简单、安装精度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朝着绿色环保、装配式的方向发展,内支撑、立柱等采用装配式型钢结构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图1、图2所示,支撑7安装在托梁8上,托梁8通过牛腿10安装在立柱9上,立柱9通过机械插入基坑土体内,立柱9承受钢支撑7和钢托梁8的竖向荷载。立柱的安全稳定是钢支撑安全的保障,为了增强结构的整体性,需要在立柱之间进行连接。以往的连接方式均为在立柱之间焊接剪刀撑或水平系杆,焊接剪刀撑存在高空作业、下料不精确、安装位置误差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支撑的型钢立柱加固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焊接剪刀撑或水平系杆存在高空作业、下料不精确、安装位置误差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包括:连系杆,所述连系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螺杆的第一端部穿置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沿着所述连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固定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系杆的两端;承插式连接组件,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部螺接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转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的承插式凸块,所述承插式凸块匹配插置并穿出所述插孔,所述承插式凸块穿出所述插孔的部位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定位槽插置连接的定位销。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均为转接绳索。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还包括上下间隔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第一定位块及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承插式定位块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界定形成夹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上下两侧的所述插槽连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承插式凸块呈三棱柱状,所述第一定位块上的插槽的纵截面呈倒梯形、所述第二定位块上的插槽的纵截面呈倒梯形。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上还设置有旋转把手。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系杆上设有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承插式连接组件承插式连接组件承插式连接组件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第一连接件与承插式凸块配合并结合定位销与定位槽进一步固定实现立柱与连系杆的可拆卸连接,能够在立柱施工前进行立柱与第一连接件的焊接,即可在地面焊接而无需高空作业,且由于在地面焊接能够保证焊接质量,避免了现有技术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及下料不精确、安装位置误差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同时施工简单、取材便捷、安装精度高、安全性好。(2)本技术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采用螺杆进行长度的调节,安装精度高,适应性好,同时配备显示位移和力的装置,在立柱受拉或受压时通过所述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能够及时显示出位移或力的大小,起到预警作用,安全性好。(3)本技术采用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夹持第一连接件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件与承插式连接组件的连接稳定性;采用旋转把手有利于提高螺杆转动的便捷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柱、托梁、型钢支撑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立柱、托梁、型钢支撑的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连接件与立柱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承插式凸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的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的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现有技术:支撑7;托梁8;立柱9;牛腿10;本技术:连系杆1;螺杆2;第一连接件3;插孔31;承插式连接组件4;连接部41;承插式凸块42;定位槽421;转接件43;第二转接件44;定位销441;第一定位块45;第一插槽451;第二定位块46;第二插槽461;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5;立柱6。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包括:连系杆1,所述连系杆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螺杆2的第一端部穿置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沿着所述连系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固定的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分别位于所述连系杆1的两端;承插式连接组件4,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4包括与所述螺杆2的第二端部螺接的连接部41、固定于所述连接部41上的第一转接件43及与所述第一转接件43固定的承插式凸块42,所述承插式凸块42匹配插置并穿出所述插孔31,所述承插式凸块42穿出所述插孔31的部位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43上固定有第二转接件44,所述第二转接件44上固定有与所述定位槽插置连接的定位销44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43、所述第二转接件44均为转接绳索,所述绳索的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承插式凸块42、所述定位销441能够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孔31、定位槽内,优选地,所述转接绳索为柔性绳索。优选地,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4还包括上下间隔固定于所述连接部41一侧的第一定位块45及第二定位块46,所述第一定位块45、所述第二定位块46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承插式定位块42插入的第一插槽451、第二插槽461,所述第一定位块45与所述第二定位块46之间界定形成夹持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3上的插孔31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插槽451、第二插槽461连通。如图4、图5所示,所述承插式凸块42呈三棱柱状,所述承插式凸块42上的定位槽421为采用沿着平行于所述三棱柱的顶面的平面截切形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451、所述第二插槽452及所述插孔31均为与所述承插式凸块42的不同位置相适应的截面呈倒梯形的槽状结构,所述定位销441可成形为与所述定位槽421相适应的矩形板状结构,也可设置为杆状结构。优选地,所述螺杆2上还设置有旋转把手21,所述旋转把手21的设置使得所述螺杆2的转动更加省力,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优选地,所述连系杆1上设有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5,所述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5可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连系杆1的受力及位移变化并显示出来;在采用所述连系杆1进行立柱6之间的连接加固时,通过旋转把手21调整螺杆2的长度使连系杆1拉结但处于不受力状态,即位移和力的显示装置5显示位移和力均为零;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立柱6之间设置交叉的两个连系杆构造可组成剪刀撑结构,实现立柱6的连接加固。以上具体说明了本技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系杆,所述连系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螺杆的第一端部穿置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沿着所述连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n用于与立柱固定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系杆的两端;/n承插式连接组件,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部螺接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转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的承插式凸块,所述承插式凸块匹配插置并穿出所述插孔,所述承插式凸块穿出所述插孔的部位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定位槽插置连接的定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系杆,所述连系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螺杆的第一端部穿置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沿着所述连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用于与立柱固定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系杆的两端;
承插式连接组件,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部螺接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转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的承插式凸块,所述承插式凸块匹配插置并穿出所述插孔,所述承插式凸块穿出所述插孔的部位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定位槽插置连接的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柱加固的连系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均为转接绳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兴杰,孙旻,冉岸绿,韩磊,王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