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6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包括:一本体,呈圆柱体结构,本体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筒腔和第二圆筒腔,第一圆筒腔侧壁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块;一杆体,插接于第一圆筒腔中,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一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二圆筒腔中,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一筒体,安装在所述连接盘底部,筒体内部设置有液压动力系统以及无线收发模块;锚固机构,设置在本体底端及连接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锚孔进行二次锚固,从而提高了锚杆的锚固效果,通过液压动力系统,方便锚杆的回收,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成本,提高锚杆的利用率,降低对地下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型锚杆
本技术涉及锚杆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型锚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锚杆支护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城市基坑加固,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显著效益。然而锚杆的大量使用导致城市地下埋置的锚杆越来越多。当临时性支护功能失效后,这种传统的锚杆无法进行回收,与所建筑的构筑物一起埋藏于地下,占用了大量地下空间,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环境污染,并且留下的锚杆成为后续工程的地下障碍物,同时也因锚杆不能回收而造成钢材的浪费。另外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的产权意识日益增强,常规锚杆由于侵犯到邻近地下空间的产权,其应用范围将被逐步被限制。可回收锚杆是锚杆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可以回收的锚杆技术,主要包括充气式回收技术、组合回收技术等等。但是充气式回收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造成成本居高不下,而组合式回收技术实际施工使用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回收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型锚杆,能够简便地对锚杆进行回收,降低对地下环境的污染,提高锚杆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包括:一本体,呈圆柱体结构,本体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筒腔和第二圆筒腔,第一圆筒腔内充填有液压油,第一圆筒腔侧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滑动孔,滑动孔与第一圆筒腔相连通;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孔中,并可沿滑动孔水平滑动;一杆体,所述杆体至少一部分插接于第一圆筒腔中,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沿第一圆筒腔上下运动以驱使液压油推动滑块沿滑动孔水平运动;一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二圆筒腔中,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一筒体,安装在所述连接盘底部,筒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第二活塞沿第二圆筒腔上下运动的液压动力系统,以及用于接受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工作的无线收发模块;锚固机构,设置在本体底端及连接盘之间,且沿同一圆周方向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本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的上表面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上螺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杆体的上端部穿过上端盖及环形凸缘并向上延伸,且所述杆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锁紧螺母相连接的第二外螺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位于本体外壁的一端设有多个凸起。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滑动孔的顶面设置有限制所述限位部运动的限位槽。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二圆筒腔相连通的上管路,第二活塞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二圆筒腔相连通的下管路,上管路和下管路分别穿过活塞杆的下端面并与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油泵、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油箱及蓄电池,其中,所述蓄电池分别油泵及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供电,油泵一端连接油箱,另一端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油箱,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口分别连接上管路和下管路,所述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无线收发模块电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上铰接座及下铰接座,上铰接座与本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铰接座与连接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连杆的下端部和下连杆的上端部铰连接,上连杆的上端与上铰接座铰连接,下连杆的下端部与下铰接座铰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连杆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尖刺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尖端。本技术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可回收型锚杆,在使用时,通过杆体推动第一活塞沿第一圆筒腔向下运动,通过液压油将推力传递给滑块,从而使滑块水平滑出本体,通过帕斯卡原理将推力放大,增大滑块向外的推力,从而对锚孔进行初步支护,并使得本体卡接在锚孔中。通过外界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给筒体内的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控制液压动力系统工作,从而由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第二活塞沿第二圆筒腔向上运动,第二活塞驱动活塞杆向上运动继而带动连接盘向上运动,由此使锚固机构向锚孔四周伸展,进行加强支护,增强锚杆锚固效果。需要收回时,通过拉动杆体带动第一活塞向上运动,使滑块向本体中心移动,从而使滑块脱离锚孔。紧接着,通过外界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给筒体内的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控制液压动力系统工作,从而由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第二活塞沿第二圆筒腔向下运动,第二活塞驱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继而带动连接盘向下运动,由此使锚固机构沿本体轴线方向进行收拢,即可将锚杆进行回收。本技术通过对锚孔进行二次锚固,从而提高了锚杆的锚固效果,同时通过液压动力系统,方便锚杆的回收,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成本,提高锚杆的利用率,降低对地下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回收型锚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回收型锚杆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收回型锚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所公开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公开的锚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包括:一本体1,呈圆柱体结构,本体1材质为金属材质。本体1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筒腔11和第二圆筒腔12,第一圆筒腔11内充填有液压油111,第一圆筒腔11侧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滑动孔13,具体的,滑动孔13位于第一圆筒腔11底端所在的侧壁内,滑动孔13与第一圆筒腔11相连通,由此以来,方便液压油流入到滑动孔13中。滑块2,设置在滑动孔13中,并可沿滑动孔13水平滑动。一杆体3,杆体3至少一部分插接于第一圆筒腔11中,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31,第一活塞31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以驱使液压油111推动滑块2沿滑动孔13水平运动,具体的,杆体3受外力向下推动,从而驱使第一活塞31沿第一圆筒腔11向下运动,第一活塞31压缩液压油111,液压油111向四周的滑动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1),呈圆柱体结构,本体(1)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筒腔(11)和第二圆筒腔(12),第一圆筒腔(11)内充填有液压油(111),第一圆筒腔(11)侧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滑动孔(13),滑动孔(13)与第一圆筒腔(11)相连通;/n滑块(2),设置在所述滑动孔(13)中,并可沿滑动孔(13)水平滑动;/n一杆体(3),所述杆体(3)至少一部分插接于第一圆筒腔(11)中,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31),所述第一活塞(31)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以驱使液压油(111)推动滑块(2)沿滑动孔(13)水平运动;/n一活塞杆(4),活塞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41),第二活塞(41)滑动设置在第二圆筒腔(12)中,活塞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2);/n一筒体(5),安装在所述连接盘(42)底部,筒体(5)内部设置有控制第二活塞(41)沿第二圆筒腔(12)上下运动的液压动力系统(6),以及用于接受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6)工作的无线收发模块(7);/n锚固机构(8),设置在本体(1)底端及连接盘(42)之间,且沿同一圆周方向对称设置至少一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1),呈圆柱体结构,本体(1)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筒腔(11)和第二圆筒腔(12),第一圆筒腔(11)内充填有液压油(111),第一圆筒腔(11)侧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滑动孔(13),滑动孔(13)与第一圆筒腔(11)相连通;
滑块(2),设置在所述滑动孔(13)中,并可沿滑动孔(13)水平滑动;
一杆体(3),所述杆体(3)至少一部分插接于第一圆筒腔(11)中,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31),所述第一活塞(31)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以驱使液压油(111)推动滑块(2)沿滑动孔(13)水平运动;
一活塞杆(4),活塞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41),第二活塞(41)滑动设置在第二圆筒腔(12)中,活塞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2);
一筒体(5),安装在所述连接盘(42)底部,筒体(5)内部设置有控制第二活塞(41)沿第二圆筒腔(12)上下运动的液压动力系统(6),以及用于接受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6)工作的无线收发模块(7);
锚固机构(8),设置在本体(1)底端及连接盘(42)之间,且沿同一圆周方向对称设置至少一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端盖(9),上端盖(9)的上表面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环形凸缘(91),所述环形凸缘(91)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911),第一外螺纹(911)上螺接有锁紧螺母(92),所述杆体(3)的上端部穿过上端盖(9)及环形凸缘(91)并向上延伸,且所述杆体(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锁紧螺母(92)相连接的第二外螺纹(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位于本体(1)外壁的一端设有多个凸起(21)。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杰李明谭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