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23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属于热处理淬火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包括淬火池池体、搅拌系统以及能够吊装工件往复运动的吊装系统,所述搅拌装置从上方对称安装在淬火池池体内部两侧;所述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多层对称分布的导流板,利用搅拌系统中的螺旋桨叶片的推力和各层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淬火液流通通道来控制淬火池中的液流;所述淬火液流通通道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有与淬火液流通通道形状相适配的限制模块,以减小液流与限制模块撞击时的速度损失;淬火池池体还外接有循环冷却系统,以降低淬火池内淬火液温度,提高淬火介质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淬火冷却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型工件、异形件等来说,存在不利于热处理的设计缺陷的工件,加热速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造成工件各部分温差过大,并产生热应力和变形;冷却速度则需视不同的热处理方法来选择。冷却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淬火、正火、回火、退火。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使其完全奥氏体化之后,再进行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钢获得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对淬火后的钢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可以使钢获得符合服役要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疲劳等性能。淬火时,工件在发生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中(如水、油)冷却,其表面会形成蒸汽膜,使表面不能与淬火介质直接接触,热量只能通过蒸汽膜交换,严重阻碍工件的冷却。淬火介质的温度、流动、压力和工件的表面积及粗糙度都会影响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对于石油压裂泵液力端阀箱这类体积较大的箱式工件,可以通过控制淬火介质的流动,使淬火池内的介质保持较低且均匀的温度,从而提高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淬火时,淬火池内淬火介质温度的均匀性及冷却速度决定了调质件的机械性能,从而要求淬火搅拌系统具有高效性。目前,国内外淬火池搅拌多采用池底安装旋转叶片,并采用大功率电机带动叶片旋转的方式进行,但对于大型淬火池,搅拌流速不能满足淬火要求,并且,采用池底搅拌的方式,在维修叶片时,需要将淬火池内的淬火介质全部转移,使得维修时间长、难度大。经检索,关于解决上述淬火介质温度均匀一致性问题,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999428.6、公开日为:2016年8月31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旋转导流式高效搅拌淬火池,包括若干搅拌系统,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固设于所述淬火池池底的水平导流筒,自所述水平导流筒的一端往上依次固接有竖直导流筒和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口通过可拆式连接固定有机壳,搅拌筒内设置有通过轴承与所述机壳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固接有螺旋桨,上端伸至机壳内并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搅拌筒上高于所述螺旋桨的位置开设有进液口;本技术可实现淬火介质温度均匀一致,保证良好的淬火效果及淬火效率。但该装置使用的导流筒占用空间大,降低了淬火池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每个导流筒都需要配备一组搅拌装置,生产需要的投入较大。此外,导流筒的位置固定,只能起到淬火液的搅拌作用,对于工件表面蒸汽膜的冲刷能力差,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淬火池内淬火液流动性差、温度不均匀等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采用对称分布的多层导流板替代了导流管,所述导流板各层之间形成淬火液流通通道,使得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可以提高淬火池的利用火效率。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包括淬火池池体,所述淬火池池体为顶部敞口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搅拌装置从上方对称安装在淬火池池体内部两侧,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淬火池池体池顶两侧;所述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在淬火池池体底部呈多层、对称分布,并位于淬火液液面高度以下位置,采用对称分布的多层导流板替代了导流管,所述导流板各层之间形成淬火液流通通道,与传统的导流管相比,导流板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可以提高淬火池的利用火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淬火液流通通道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有限制模块,所述限制模块底部为弧形并与淬火液流通通道形状相适配,以减小液流与限制模块撞击时的速度损失,加大液流对工件表面蒸汽膜的冲击作用;且限制模块上表面设计为平面可以作为限制箱式工件在淬火池中的最低点的支撑平台,避免箱式工件在下降的过程中碰撞到底部导流板引起的不必要损失。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通过外设的控制箱控制启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连杆和螺旋桨叶片,所述连杆上端与驱动装置上的变速器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上的电机驱动;配合使用多层导流板,通过螺旋桨叶片推动能够将淬火介质输送到淬火池内的各个部位,从而有效解决了淬火池内循环死区的问题,促使池内温度均匀化;与压缩空气搅拌的方法相比,螺旋桨搅拌可以减少淬火液(尤其是淬火油)与空气的接触,减少淬火介质的氧化;另外,采用了可变速的搅拌装置,针对不同黏性的淬火介质可以选择不同的转速,从而保证淬火介质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桨叶片选用机翼型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叶片数量为3~4片,叶片螺旋角度为25~35°,以增大搅拌效果,从而增加淬火液流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淬火池池体外侧面,并沿着所述淬火池池体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所述导轨上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上方固定安装有悬架,所述悬架架设安装在所述淬火池池体上方,所述悬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吊装箱式工件;所述吊装系统能够在水平和竖直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箱式工件悬挂在悬架上后,通过气缸控制其在淬火池内的深度,通过导轨控制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利用淬火液的循环和箱式工件的往复运动达到强化去除蒸汽膜的效果,从而加快箱式工件的冷却速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淬火池池体还外接有循环冷却系统,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通过外接排液管与淬火池池体底部设有的过滤器Ⅰ相连通,使淬火池内的高温淬火液能在流量控制阀的控制下依靠自重以一定流速排入冷却池中,高温淬火液从淬火池内流入冷却池内冷却后用于下一轮温度调节,通过在排液管上增设过滤器Ⅰ,以保证淬火介质的清洁,并能够防止淬火介质中的机械杂质阻塞管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池还外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抽液口通入淬火池池体内,所述冷却池内的淬火液能够通过抽液管排入淬火池池体中;所述抽液管中部靠近冷却池一端分别设置有过滤器Ⅱ和抽液泵;当淬火池池体内的淬火液温度过高时,使用抽液泵将淬火池池体内的低温淬火液通过抽液管抽入冷却池内,从而对淬火池内进行降温;利用循环冷却系统对冷却池内的淬火液进行冷却,通过在抽液管上增设过滤器Ⅱ,以保证淬火介质的清洁,并能够防止淬火介质中的机械杂质阻塞管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池内部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一端通入水箱,另一端连接在水泵上;从淬火池池体内流入冷却池中的高温淬火液集中在冷却水管周围,启动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使得冷却水管中充满冷却水,从而对高温淬火液进行降温冷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淬火池池体内还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所述淬火液流通通道出口处,且位于淬火液液面高度以下位置,观察温度感应器显示的温度,当淬火介质的温度高于其最佳使用温度上限时,启动循环冷却系统,降低淬火池内淬火液温度,提高淬火介质的冷却效率。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包括淬火池池体(1)和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从上方对称安装在淬火池池体(1)内部两侧,并通过驱动装置(2)驱动,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在淬火池池体(1)池顶两侧;所述搅拌装置(3)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4),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导流板(41),所述导流板(41)在淬火池池体(1)底部呈多层、对称分布,并位于淬火液液面(10)高度以下位置,所述导流板(41)各层之间形成淬火液流通通道(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包括淬火池池体(1)和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从上方对称安装在淬火池池体(1)内部两侧,并通过驱动装置(2)驱动,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在淬火池池体(1)池顶两侧;所述搅拌装置(3)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4),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导流板(41),所述导流板(41)在淬火池池体(1)底部呈多层、对称分布,并位于淬火液液面(10)高度以下位置,所述导流板(41)各层之间形成淬火液流通通道(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液流通通道(40)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有限制模块(42),所述限制模块(42)上表面水平,其底部为弧形并与淬火液流通通道(40)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通过外设的控制箱(7)控制启动,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连杆(31)和螺旋桨叶片(32),所述连杆(31)上端与驱动装置(2)上的变速器(22)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2)上的电机(21)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叶片(32)的叶片数量为3~4片,叶片螺旋角度为25~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箱式工件的淬火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装系统(5),所述吊装系统(5)包括导轨(52),所述导轨(52)对称设置在所述淬火池池体(1)外侧面,并沿着所述淬火池池体(1)长度方向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华吴轲源徐良乐吴高路徐良清王亮江裕恒斯庭智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旭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