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00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包括第一驱动件、受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驱动件、受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三驱动件、受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相互靠拢或远离运动的一对托料单元,托料单元包括一活动板、设置在活动板上的若干托料模组,托料模组包括通过第一支撑轴铰接在活动板上的托料板、固定在活动板上的且驱动托料板绕第一支撑轴进行翻转的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求从所需的工站位置输入、加工好物料的统一输出,灵活度高,运动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
本技术属于自动输送机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制造的普及,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了人工操作,成为制造行业的主流。任何自动化设备都离不开物料的自动输送,因此,自动输送装置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一条产品自动生成流水线,在输送线上需要输入托盘,而由于场地限制,且为了保障托盘的输入不妨碍产品的输入,托盘的输入线与产品生产输送线必须设置在不在同直线上,因此,需要对托盘进行流转输入生产流水输送线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可根据需求从所需的工站位置输入、加工好物料的统一输出,灵活度高,运动稳定性强。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包括第一支撑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辊道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输送方向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垂直分布的皮带输送单元,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一支承座上且另一端受一升降气缸驱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表面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辊道输送单元中且另一部分悬挑在外,且悬挑在外的部分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行走支撑轮,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行走支撑轮进行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辊道输送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输送的若干辊道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输送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三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的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循环输送的传送带。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输送单元与物料供应输出线对接实现物料的承接;所述辊道输送单元与生产线上的输送线对接实现物料输入或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带有自动移动功能,其输送功能可灵活设计使用,通过垂直分布的两个输送单元,可实现托盘的自动输入至各个所需工位,也可实现托盘承载码垛产品的自动输出移载,承重能力强;通过皮带输送单元实现轻质物料的输入,通过辊道输送单元实现重载物料的输出,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且在皮带输送单元与辊道输送单元的物料转移上,将皮带输送单元的一端铰接设置,然后通过一升降气缸驱动皮带输送单元的另一端实现皮带输送单元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高于或低于辊道输送单元表面的功能,进而实现物料在两个输送单元上的转移,其驱动幅度小,输送稳定形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与皮带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1第一支撑架,11行走支撑轮;2第一驱动件;3辊道输送单元,31第二支撑架,32第二驱动件,33辊道组件;4皮带输送单元,41第三支撑架,42第三驱动件,43传送带,44支承座;5升降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100,其包括第一支撑架1、驱动第一支撑架1在一直线轨道上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件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上的辊道输送单元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上且输送方向与辊道输送单元3垂直分布的皮带输送单元4,皮带输送单元4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1上的一支承座44上且另一端受一升降气缸5驱动实现对应活动端高于或低于辊道输送单元3表面的运动。皮带输送单元4的一部分伸入至辊道输送单元3中且另一部分悬挑在外,且悬挑在外的部分铰接设置在支承座44上。第一支撑架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行走支撑轮11,第一驱动件2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或皮带传动、或齿轮啮合传动等旋转传动方式与行走支撑轮11连接驱动行走支撑轮11旋转。通过第一驱动件2的驱动可以实现穿梭车自动移动至各个工站位置,将所需物料输入进去。辊道输送单元3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的第二支撑架31、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1上的第二驱动件32、受第二驱动件32驱动进行旋转输送的若干辊道组件33。皮带输送单元4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的第三支撑架41、固定在第三支撑架41上的第三驱动件42、受第三驱动件42驱动进行循环输送的传送带43。传送带43通过同步带轮架设在第三支撑架41上。皮带输送单元4与物料供应输出线对接实现物料的承接;辊道输送单元3与生产线上的输送线对接实现物料输入。在实现物料转换输送或对应工站的物料输入时,首先第一驱动件2驱动穿梭车整体移动至物料供应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输送单元4与物料供应单元的输出端对接将物料转移至皮带输送单元4上;然后第一驱动件2驱动穿梭车整体移动至所需的工站位置,同时,皮带输送单元4将物料输送至辊道输送单元3上方,然后通过升降气缸5驱动皮带输送单元4的活动端下降低于辊道输送单元3的输送表面,从而将物料转移至辊道输送单元3上,再通过辊道输送单元3输出至生产流水线的主输送线上。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皮带输送单元4承接输入托盘至辊道输送单元3上,然后由辊道输送单元3输出至码垛机构的码垛输送装置上,然后由码垛输送装置输送至码垛位置,进行物料码垛,当码垛结束后,托盘承载码垛产品再由码垛输送装置输出,并可通过重载穿梭车中的辊道输送单元3进行承接,然后穿梭车移动至产品下料输出位置,再通过辊道输送单元3输出下料。重载穿梭车连接多个码垛工位,将完成码垛的托盘排出码垛工位输送到后续包装工位,同时将空托盘从托盘库输出至多个码垛工位,因为空托盘和码垛后托盘输送方向不一致,因此设计两种输送方向,辊筒重载是用于码垛后,传送带轻载用于空托盘;行走小车则可以往返多工位,激光定位停止在指定位置。本实施例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100,其带有自动移动功能,其输送功能可灵活设计使用,通过垂直分布的两个输送单元,可实现托盘的自动输入至各个所需工位,也可实现托盘承载码垛产品的自动输出移载,承重能力强;通过皮带输送单元实现轻质物料的输入,通过辊道输送单元实现重载物料的输出,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且在皮带输送单元与辊道输送单元的物料转移上,将皮带输送单元的一端铰接设置,然后通过一升降气缸驱动皮带输送单元的另一端实现皮带输送单元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高于或低于辊道输送单元表面的功能,进而实现物料在两个输送单元上的转移,其驱动幅度小,输送稳定形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支撑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辊道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输送方向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垂直分布的皮带输送单元,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一支承座上且另一端受一升降气缸驱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表面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支撑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辊道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输送方向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垂直分布的皮带输送单元,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一支承座上且另一端受一升降气缸驱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所述辊道输送单元表面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辊道输送单元中且另一部分悬挑在外,且悬挑在外的部分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方向输送的重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行走支撑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能工业智能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