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堵漏磁极的C型磁共振成像永磁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3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堵漏磁极的C型磁共振成像永磁磁体。包括一对平行配置的上下轭板与一个内侧为弧形的竖直支撑轭铁相连接而构成C型主结构,两侧辅助侧轭板加强了C型结构稳定性。通过C型结构,将上下两组钕铁硼稀土永磁主磁极磁块组与防涡流极板连结成一体,从而在上下两组防涡流极板间隙形成供磁共振成像用的磁场。通过调整丝杠和无源调整片共同调整作用,使磁场均匀度能满足磁共振成像的技术需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医学诊断设备——磁共振成像(下文用英文字头简称MRI)永磁磁体,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堵漏磁极的C型MRI永磁磁体。本技术的技术背景是磁共振成像(MRI)是国际上八十年代出现的先进医学诊断设备。与X光、CT相比,MRI有许多优点,其主要是无X光和X光扫描成像——CT的X射线的伤害,可获得清晰的软组织图像,可以无创伤地获得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尤其是在早期肿瘤和癌变,特别是对心脏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更为有效。因此,MRI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和技术界的重视。在磁共振成像(MRI)中占成本1/2的是磁体部分,磁体分为超导型,电阻或电磁常导型和永磁型三种。超导型为实现超导,必须达到超低温,因此为维持超低温补充液氦和液氮的费用就极为高昂。超导型MRI售价高,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高,不适合中国向地县级城市普及MRI的趋势。常导型磁体的本质是一个线圈通电磁场,但为了获取高稳定度磁场,就需要高稳定度的电源。而电流变化不超过百万分之几的高稳定度电源在目前国内制造有相当的难度,且价格昂贵,维护运行费用亦高。因此发展永磁型的MRI磁体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它工作可靠,价格低,无需辅属设备,运行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堵漏磁极的C型磁共振成像永磁磁体,它由两组钕铁硼稀土永磁主磁极磁块组与C型磁轭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相对平行配置的上下轭板与一个竖直支撑轭铁相连接而构成C型主结构,两侧有辅助侧轭板,上下两组钕铁硼稀土永磁主磁极磁块组,上下防涡流极板以及改变磁场分布的调整丝杠和无源调整片及磁体自恒温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仁向应明张福祥赵导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管道京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