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73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中,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腔体、第一柱塞、工作电极引出端和对电极引出端,所述腔体具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以及与该腔室连通的第一孔,所述第一柱塞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中并与第一孔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和对电极引出端各自的一端位于腔室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的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测试装置对不同厚度的电极组进行测试,并且不会因为电极组厚度的改变而产生电极组与第一柱塞接触不良或电池测试装置密封性变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技术背景随着便携式用电器及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二次电池产业有了长足的发 展。为了对二次电池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和改善,研究人员需要有一种实用、 简便的电池模型来对电极和电池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目前部分研究工作者 使用的二电极体系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性能测试,但是不能定位到单个电极进 行性能测试。三电极体系由于引入了电势相对稳定的参比电极,能准确描述 单个电极的状态,方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CN2570807Y公开了一种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如图1所示,该模拟电 池三电极体系包括底座l、金属桶2、绝缘桶3、底垫4、电极组5、参比电 极6、压片柱7、密封盖8和固定螺钉9,所述底座1具有U型的空间,所 述底垫4位于该U型空间的底部,所述金属桶2位于底垫4上,所述电极组 5位于金属筒2的底部,所述绝缘桶3位于金属桶2中,且所述绝缘桶3的 桶壁上有缺口,所述参比电极6被固定于该缺口中,所述密封盖8与压片柱 7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盖8通过固定螺钉9与底座1连接,并使所述压片 柱7位于所述绝缘桶3的桶芯中与电极组5接触。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将 与电极组5接触的压片柱7作为该装置的一个电极引出端。由于该装置的密 封盖8与压片柱7为一体结构,所以密封盖8需要与压片柱7—起移动,这 就会导致当待测试的电极组5的厚度较小时,压片柱7与电极组5接触不良, 当待测试的电极组5的厚度较大时,密封盖8与底座1之间密封不好的问题。 因此,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不能适应各种厚度的电极组5的测试,从而使5该装置的应用受到限制。并且当利用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对厚度较大或较小的电极组5进行测试时,会导致测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测试各种不同厚度的电极组且密封 良好的电池测试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中,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腔体10、第一柱塞ll、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所述腔体10具 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12以及与该腔室12连通的第一 孔13,所述第一柱塞11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13中并与第一孔13的内 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各自的一端位于腔 室12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12的 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测试装置对电极组进行测试时,将电极组 置于腔室12中,由于第一柱塞11可在第一孔13中移动并与第一孔13的内 壁形成密闭连接,所以可以利用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测试装置对不同厚度 的电极组进行测试,并且不会因为电极组厚度的改变而产生电极组与第一柱 塞11接触不良或电池测试装置密封性变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 性和重现性。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中,该电池测试 装置包括腔体IO、第一柱塞ll、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所 述腔体IO具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12以及与该腔室12 连通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柱塞11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13中并与第一 孔13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各自的 一端位于腔室12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 于腔室12的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所述腔体10可以为各种形状,如圆柱状或者棱柱状。所述第一孔13可 以为各种形状,通常将第一孔13加工成圆柱形,并且将第一孔13设置为垂 直于腔体10的端面。所述第一柱塞11与第一孔13之间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形成 密闭连接,如可以使第一柱塞11与第一孔13紧密配合,也可以在第一柱塞 11与第一孔13之间设置密封件。为了提高第一柱塞11与腔体10之间的密 封性,且便于第一柱塞11在第一孔13中移动,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设置 在第一柱塞11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上的第一密封件15。所述第一密封件15 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密封件,如密封圈或密封套。在设置密封圈时,可 以在第一柱塞11的外周面加工环形的凹槽,将密封圈置于该环形凹槽中。 在设置密封套时,可以直接将密封套套在第一柱塞11上。所述第一密封件 15通常采用耐电解液腐蚀的材料制成,如硅酮材料。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压紧第一柱塞11,使第一柱塞11压紧腔室12中的电极组。如可以在第一柱塞11上设置加压装置,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柱塞11紧固在腔体10上,从而将腔室12中的电极组压紧。为了便于第一柱 塞ll压紧电极组,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6,所述第一柱塞ll 的外端具有第一凸缘25,所述第一紧固件16穿过该第一凸缘25上的通孔将 第一柱塞11紧固到所述腔体10上。这样,在采用该电池测试装置对电极组 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一紧固件16而使第一柱塞11压紧待测试的电 极组。所述第一紧固件16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紧固件,如螺钉或者螺 栓。可以根据需要在腔体IO和第一柱塞11上设置紧固件旋入孔(未示出), 如该紧固件旋入孔的孔径需要与第一紧固件16的直径配合,腔体10上设置 的紧固件旋入孔的深度可以根据需要测试的电极组的厚度确定。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电 极引出端,如可以将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分别与工作电极 34和对电极33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工作电极引出端28与工作电极34的 电连接,对电极引出端29与对电极33的电连接。为了方便工作电极引出端 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分别与腔室12中的工作电极34和对电极33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中的一个装配在所述第 一柱塞11中并随所述第一柱塞11 一起移动。这样,当所述第一柱塞11移 动时,第一柱塞11可以将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中的一个 压在工作电极34或对电极33上,使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 中的一个与工作电极34或对电极33电连接。在测试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的更换,如图3和图4所示,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柱塞14,所述腔体IO具有与所述腔室12连通的 第二孔37,所述第二柱塞14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二孔37中并与第二孔37 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二柱塞14与第一柱塞11相对设置,其中工作电极 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中的另外一个装配在所述第二柱塞14中并随所述第二柱塞14 一起移动。这样,当所述第一柱塞11和第二柱塞14移动 时,第一柱塞11和第二柱塞14可以将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 29分别压在工作电极34和对电极33上,使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 出端29分别与工作电极34和对电极33电连接。所述第二柱塞14与第二孔37之间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形成 密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腔体(10)、第一柱塞(11)、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所述腔体(10)具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12)以及与该腔室(12)连通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柱塞(11)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13)中并与第一孔(13)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各自的一端位于腔室(12)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12)的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易勤张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