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组件、下车体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11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4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下车体结构及车辆。所述下车体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形成废气通道;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外且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敞开以形成空气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用于选择性地与热循环管路连通,以加热所述乘员舱和/或电池包。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将排气管的热量导走,并根据整车对热量的需求而对排气管的废热加以利用,可靠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管组件、下车体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电动车辆的排气管为高温元件,其会通过壁面向周边散热,若不及时把热量导走,则会危害排气管周边的怕热零件或者烫伤乘员。目前,排气管的废热会直接排出至车辆外部,导致此部分热能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下车体结构及车辆,能够及时将排气管的热量导走,并根据整车对热量的需求而对排气管的废热加以利用,可靠性佳。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

3、内管,所述内管内形成废气通道;及

4、外管,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外且所述外管具有第一通道;

5、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敞开以形成空气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用于选择性地与热循环管路连通,以加热乘员舱和/或电池包。

6、可以理解的是,内管为高温器件,其周围需要预留足够的热害空间来降低内管工作时的热害影响。由此,通过在内管的周向方向设置第一通道,能够使外管内的闲置空间一部分用于设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构造为门槛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形成在所述内管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件还包括多个筋板,多个所述筋板连接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多个所述筋板沿所述内管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以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成多个子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设有过滤结构。

6.一种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循环管路及如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构造为门槛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形成在所述内管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件还包括多个筋板,多个所述筋板连接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多个所述筋板沿所述内管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以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成多个子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设有过滤结构。

6.一种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循环管路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组件,所述热循环管路设置在乘员舱面板的下方和/或电池包的上方,所述第一通道选择性地与所述热循环管路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敞开以形成空气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选择性地封堵所述空气出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结构还包括排气通道,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张丰朱宁廖银生赵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