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扰动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发动机
,特别是关于一种气流扰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发动机来说,进气系统通常存在多种气体混合,如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气体和空气混合、燃气和空气混合。但是在发动机设计时,由于管路的布置或发动机尺寸的原因,混合气的混合距离一般都比较短,这将导致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气缸之前并没有混合均匀,从而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及NVH均有不利影响。现有的多数发动机在设计之初很少针对气体混合均匀性做专门设计,同时由于发动机管路布置和尺寸等原因,无法通过延长混合气的混合管路长度增加混合时间,提高混合均匀性。因此,为了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如何在混合距离较短的条件下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是设计和开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扰动装置,其能够在基本保持进气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扰动装置设置在多种气体混合器与进气接管之间,所述气流扰动装置包括:/n壳体;/n多片扰流扇叶,所述多片扰流扇叶绕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n扇叶支撑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外侧面,用于支撑所述多片扰流扇叶;/n混合气入口,其开设在所述扇叶支撑装置的外侧面的中心位置;以及/n混合气出口,其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另一外侧面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混合气入口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扰动装置设置在多种气体混合器与进气接管之间,所述气流扰动装置包括:
壳体;
多片扰流扇叶,所述多片扰流扇叶绕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
扇叶支撑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外侧面,用于支撑所述多片扰流扇叶;
混合气入口,其开设在所述扇叶支撑装置的外侧面的中心位置;以及
混合气出口,其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另一外侧面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混合气入口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扇叶的数量为3~8片,每片所述扰流扇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每片所述扰流扇叶的另一端与所述扇叶支撑装置的内侧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扰流扇叶的外边缘呈波浪结构,并且所述扰流扇叶的外边缘朝向所述混合气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得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赞,董伟,林鹏慧,魏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