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32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包括地面、用于连通地面和下沉式广场的楼梯,楼梯包括自上而下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均包括透水的台阶板,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平台板的宽度大于台阶板的宽度,楼梯一侧设有位于地面上的绿化带,第一台阶组的台阶板下端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端靠近旁边地面的绿化带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沿着楼梯走向在第一台阶组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通水管,排水管与通水管连接,通水管通向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或地面上的市政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楼梯上对雨水进行汇集利用,有效地解决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排放问题,减少下沉式广场上的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下沉式广场成为了一种城市休闲广场,下沉式广场整体或局部下沉于周围环境。相对于地面广场,下沉式广场合理地利用了地下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已经成为高密度中心城市开放空间的方式之一。由于下沉式广场的整体或局部下沉于周围环境,一般在入口处,都设有从地面到下沉式广场露天设置的楼梯。在雨水天气,雨水顺着露天设置的楼梯从入口处流向广场内。现有的下沉式广场通常在楼梯底部设置排水网和排水通道,主要依靠排水通道进行排水。一般情况下,市政排水管道高于下沉广场,下雨天需要用抽水泵将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内的水抽到市政管网的标高,当雨水较大时,大量的雨水通过楼梯直接流向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超负荷时,就会导致过多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广场大量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在楼梯上对雨水进行汇集利用,有效地解决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排放问题,减少下沉式广场上的积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包括地面、用于连通地面和下沉式广场的楼梯,所述楼梯包括自上而下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均包括透水的台阶板,第一台阶组和第二台阶组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平台板的宽度大于台阶板的宽度,楼梯一侧设有位于地面上的绿化带,第一台阶组的台阶板下端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端靠近旁边地面的绿化带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沿着楼梯走向与台阶排水管一侧设有通水管,排水管与通水管连接,通水管与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或地面上的市政管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第一台阶组上透水的台阶板渗入排水槽内,排水槽内雨水通过排水管有高处向下流入通水管内,通水管内的雨水汇集流向地面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内或市政管道内,雨水不会流向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有效将雨水通过通水管进行排放,减少了更多雨水通过楼梯朝向下沉式广场方向流动,减缓下沉式广场地面内的排水网道的排水压力,避免下沉式广场上发生积水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槽内设有与排水槽一体成型的斜块,斜块朝向通水管的一端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内部的倾斜设置将排水槽内的雨水从斜块的较高端流向较低端,便于进行汇集,使排水槽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流向通水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在靠近排水槽端部的底部,排水管另一端与通水管连接,排水管朝向通水管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排水管使排水槽中的雨水更容易、快速地流向通水管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槽呈“U”形设置,在排水槽内填充有碎石,排水管与排水槽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排水槽内设有用于包裹碎石的可渗水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设置的排水槽使雨水更加集中汇集到排水槽的底部,便于雨水的排放,排水槽内的碎石增强了楼梯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用于存储部分的雨水,气候干燥时,雨水蒸发,可局部改善楼梯周围的空气湿度;可渗水土工布可减少排水槽中的碎石堵塞排水管现象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台板上设有雨水收集口,雨水收集口上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下方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内设有过滤筒,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另一端与通水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较大时,第一台阶组台阶板的雨水自上而下流动时,雨水可通过雨水收集口进行汇集,雨水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避免台阶板上的杂物堵塞第二过滤网,过滤筒再次过滤雨水进一步减少雨水中的杂质,以便于雨水更流畅地进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流向通水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台阶组的台阶板下端设有导水槽,在导水槽内填充有碎石,导水槽与碎石的连接处设有渗水土工布,导水槽与相邻下方的导水槽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倾斜向下设置,导水槽中雨水通过导水管流向相邻的下方的导水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第二台阶组上透水的台阶板渗入导水槽,经过碎石层和渗水土工布,通过导水管向下流入相邻的导水槽内,减少台阶板上雨水的积存,避免影响行人的通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沉式广场的地面内埋设有雨水蓄水池,导水槽中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流入雨水蓄水池,雨水蓄水池内设有若干个中空的立方体单元,立方体单元相互连通并堆砌填充在雨水蓄水池内形成蓄水组,蓄水组上方设有不渗水土工布,雨水蓄水池连接有通向下沉式广场绿植蓄水区的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槽内雨水最终汇集到下沉式广场中设置的雨水蓄水池内,立方体单元内可以积存雨水,也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对地面结构也不会产生影响;雨水蓄水池减缓下沉式广场内排水通道的排水压力,同时雨水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以再次被利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和通水管均采用PVC材料制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C制得的排水管和通水管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抗压强度高的优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阶板上表面的边缘处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行人行走时与台阶板的摩擦力,减少行人在台阶板上行走时滑到摔伤。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雨水排水槽的排水管流入通水管内,通水管内的雨水汇集导入地面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内或市政管道内,减少雨水流向下沉式广场排水通道,有效将雨水通过通水管进行排放,减缓下沉式广场地面内的排水网道的排水压力,避免下沉式广场上发生积水现象。2.导水槽内雨水最终汇集到下沉式广场中设置的雨水蓄水池内,立方体单元内可以积存雨水,也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对地面结构也不会产生影响;雨水蓄水池减缓下沉式广场内排水通道的排水压力,同时雨水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以再次被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蓄水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台阶组;11、排水槽;12、碎石;13、排水管;14、通水管;15、第一过滤网;2、第二台阶组;21、导水槽;22、导水管;3、台阶板;31、防滑纹;4、平台板;41、雨水收集口;51、第二过滤网;52、过滤筒;53、第一管道;54、第二管道;6、地下蓄水池;7、雨水蓄水池;8、蓄水组;81、立方体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包括地面、用于连通地面和下沉式广场的楼梯,楼梯包括自上而下的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包括地面、用于连通地面和下沉式广场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包括自上而下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均包括透水的台阶板(3),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4),平台板(4)的宽度大于台阶板(3)的宽度,楼梯一侧设有位于地面上的绿化带,第一台阶组(1)的台阶板(3)下端设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一端靠近旁边地面的绿化带端部连接有排水管(13),沿着楼梯走向在第一台阶组(1)靠近排水管(13)的一侧设有通水管(14),排水管(13)与通水管(14)连接,通水管(14)与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6)或地面上的市政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包括地面、用于连通地面和下沉式广场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包括自上而下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均包括透水的台阶板(3),第一台阶组(1)和第二台阶组(2)的连接处设有平台板(4),平台板(4)的宽度大于台阶板(3)的宽度,楼梯一侧设有位于地面上的绿化带,第一台阶组(1)的台阶板(3)下端设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一端靠近旁边地面的绿化带端部连接有排水管(13),沿着楼梯走向在第一台阶组(1)靠近排水管(13)的一侧设有通水管(14),排水管(13)与通水管(14)连接,通水管(14)与绿化带的地下蓄水池(6)或地面上的市政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内设有与排水槽(11)一体成型的斜块,斜块朝向通水管(14)的一端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3)一端连接在靠近排水槽(11)端部的底部,排水管(13)另一端与通水管(14)连接,排水管(13)朝向通水管(14)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疏散楼梯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呈“U”形设置,在排水槽(11)内填充有碎石(12),排水管(13)与排水槽(11)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15),排水槽(11)内设有用于包裹碎石(12)的可渗水土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