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6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包括用于支撑机电设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第一球形万向节,所述第一球形万向节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与地面相垂直,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缠绕在活塞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设置在套筒上,所述套筒内填充有缓冲垫,所述套筒的底端与缓冲垫相抵接,所述套筒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放置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抗震架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抗震架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
技术介绍
抗震架是在机电设备上安装的抗震装置,安装抗震架能够减少与避免地震对高层建筑物的机电设备的损坏。现有的抗震架一般结构复杂,且抗震性能不佳,抗震架的侧向及纵向应变能力较弱,抗震安全系数低,当遇到强烈的晃动或者地震来临时,普通抗震架会松动、脱落甚至断裂,造成抗震架上物体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解决抗震架容易晃动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机电设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第一球形万向节,所述第一球形万向节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与地面相垂直,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缠绕在活塞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设置在套筒上,所述套筒内填充有缓冲垫,所述套筒的底端与缓冲垫相抵接,所述套筒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放置在地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机电设备(8)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有第一球形万向节(11),所述第一球形万向节(11)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套筒(3)内,所述套筒(3)与地面相垂直,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缠绕在活塞杆(2)上,所述弹性件(4)的底端设置在套筒(3)上,所述套筒(3)内填充有缓冲垫(31),所述套筒(3)的底端与缓冲垫(31)相抵接,所述套筒(3)的底端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放置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机电设备(8)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有第一球形万向节(11),所述第一球形万向节(11)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套筒(3)内,所述套筒(3)与地面相垂直,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缠绕在活塞杆(2)上,所述弹性件(4)的底端设置在套筒(3)上,所述套筒(3)内填充有缓冲垫(31),所述套筒(3)的底端与缓冲垫(31)相抵接,所述套筒(3)的底端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放置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底端设有相对称的抗震底座(6),所述抗震底座(6)用于缓冲地面带来的冲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外壁上铰接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远离套筒(3)的端部通过第二球形万向节(33)连接在支撑板(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