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232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方案,一个紫外线反射材料的前层;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一个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层;一个支持太阳能电池层的半柔性材料的支持层;一个后层;没有任何层是由玻璃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组件具有一定的柔性比传统刚性太阳能组件有更广泛的用途;且比传统的太阳能组件重量轻,运输成本低,并且易于弯曲,便于组装,以符合安装位置的曲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尤其涉及使用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气装置。一般来说,多个太阳能电池集成在太阳能组件中,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太阳能组件包括金属框架、晶体太阳能电池和玻璃盖板。由于晶体太阳能电池易碎,金属框架和玻璃盖板用于保护晶体太阳能电池,并通常使太阳能模块保持预设的形状。最近,使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柔性太阳能组件已经开发出来,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像晶体太阳能电池那么脆弱,可以卷起来。薄膜太阳能组件往往更小,更便携。但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在将光转化为电能方面的效率低于晶体及其他太阳能电池。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使用晶体和其他太阳能电池的适用范围广泛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用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电连接装置和用于半柔性太阳能模块的表面图案。由于有一定的柔性,本太阳能组件比一个刚性太阳能组件有更广泛的用途。这种半柔性太阳能组件也比传统的太阳能组件轻。该半柔性组件易于弯曲,以符合安装位置的曲率;其重量轻,使运输成本更低,便于组装;因其是不粘材料和其质地使其表面张力最小化,组件表面是允许自主清洁的;本组件可以用粘合剂或螺丝固定。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包括:一个紫外线反射材料的前层;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一个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层;一个支持太阳能电池层的半柔性材料的支持层;一个后层;没有任何层由玻璃组成。作为优选,所述支持层设置为透明支持层,所述透明支持层位于前层和太阳能电池层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冲击缓冲层设置为粘合剂层;其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也作为粘合剂层。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和支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冲击缓冲层。作为优选,所述前层、太阳能电池层、支持层和后层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胶粘剂层。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池层上设置有母线,所述母线上设置有旁路二极管。作为优选,所述旁路二极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旁路二极管分别布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层上的不同母线上。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组件的厚度不超过7mm。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包括:由氟塑膜形成的前层;由高聚物封装材料形成的多个冲击缓冲层;由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形成的太阳能电池层;热塑性聚酯材料形成的支撑层;和由光伏背板构成的后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用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电连接装置和用于半柔性太阳能模块的表面图案;3.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组件由于具有一定的柔性比传统刚性太阳能组件有更广泛的用途;且比传统的太阳能组件重量轻,运输成本低,并且易于弯曲,便于组装,以符合安装位置的曲率;4.本专利技术采用不粘材料和其质地使其表面张力最小化,使其组件表面允许自主清洁;此外,本组件还可以使用粘合剂或螺丝固定。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展示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实例;图2展示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另一个实例;图3又展示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另一个实例;图4仍然是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另一个实例;图5展示了图1中带接线盒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中的母线和旁路二极管的示例;图6展示了用于图1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串联连接器的实例;图7展示了用于图1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并联连接器的实例;图8展示了与图5的连接器一起使用的接线盒的实例;图9展示了在层压过后的太阳能组件中的旁路二极管的特写;图10是从顶视图中展示了应用于图1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前层的表面图案;图11是从侧视图中展示了应用于图1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前层的表面图案;图12是将图案应用于太阳能组件的表面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说明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100的实例。在本实例中,太阳能组件100包括前层105、冲击缓冲层110、太阳能电池层115、支撑层120和后层125。图2展示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200的另一个实例。图2的实例与图1相似,只是在太阳能电池层115和支撑层120之间设置了额外的冲击缓冲层110。图3展示了半柔性太阳能组件300的进一步实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层120和图2中的太阳能电池层115已经在位置上切换,支撑层120现在位于太阳能电池层115之上,并且位于两个冲击缓冲层110之间。将支撑层120置于太阳能电池层115之上是为了增强缓冲层,以防止外部严重的冲击,但它将略微减少光的传输。前层105是透明的,目的是为太阳能组件提供一些保护。特别是,前层105可提供紫外线(UV)保护,以减少或防止下层由于阳光照射而降解。所述前层105可由从乙烯四氟乙烯(ETFE)、乙烯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薄膜、乙烯丙烯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前一层的厚度可以小于0.2毫米。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前面一层的目的是提供:a对下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以通过表面处理);b良好的介电强度,有助于使前层105成为有效的绝缘体;c良好的机械强度(撕裂强度)和尺寸稳定性;d防潮保护;e低表面能,因此前层105将保持清洁,可以很容易地清洗。冲击缓冲层110旨在吸收撞击能量,如冰雹、雪、风产生的固体碎片等,以防止太阳能电池层115内的太阳能电池受损。冲击缓冲层110一般可设置在太阳能电池层115附近。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太阳能电池层115的两侧设置冲击缓冲层110,以提供更大的保护。在某些情况下,冲击缓冲层110还可用作前层105和太阳能电池层115之间和/或太阳能电池层105和支撑层120和/或堆叠中的其他层之间的粘合剂。所述冲击缓冲层110可以是从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有机硅密封剂、环氧树脂、聚烯烃、丁基橡胶基粘合剂或乙烯基酚醛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紫外线反射材料的前层;/n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n一个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层;/n一个支持太阳能电池层的半柔性材料的支持层;/n一个后层;/n没有任何层由玻璃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紫外线反射材料的前层;
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
一个晶体硅基底,多元化合物薄膜材料,聚合物修饰电极型,敏化纳米晶或有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层;
一个支持太阳能电池层的半柔性材料的支持层;
一个后层;
没有任何层由玻璃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层设置为透明支持层,所述透明支持层位于前层和太阳能电池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缓冲层设置为粘合剂层;其一个或多个冲击缓冲层也作为粘合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和支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冲击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柔性太阳能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菁贺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萨弗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