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X线胸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技术,因为其价格低廉、常规有效、相对安全;然而,肋骨和锁骨等解剖结构的重叠给影像科医生阅读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X线胸片对骨结构的分离对影像科医生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案有极大的帮助。随着数字化X射线摄影的发展,数字摄影双能减影(DualEnergySubtraction,DES)技术已经实现X线胸片中骨与软组织的分离;双能减影是指采用两次曝光的方法得到两幅图像,将其进行图像减影分别重建为软组织图像和骨组织图像;但是双能减影成像质量容易受到两次曝光之间的呼吸、心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运动伪影,容易导致误诊;此外,短时间的交替输出高低两种能量X射线束对球管要求高、损耗大,由于需要专门的设备,只有少数的医院使用DES装置,并且,两次高低能量曝光也会使病人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增加。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得单kVp的CT测量数据;/n对所述CT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n将所述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输入收敛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中生成并输出CT骨图像或软组织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单kVp的CT测量数据;
对所述CT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
将所述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输入收敛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中生成并输出CT骨图像或软组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CT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包括:
基于传统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所述CT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获得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
将所述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输入收敛的第二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后的CT测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传统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所述CT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获得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包括:
设CT测量数据为y,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为x,i和j分别表示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x和CT测量数据y的像素点,权值w(i,j)表示像素点i和j的相似度;
所述权值w(i,j)是由像素点i和j为中心的矩形领域Y(i)和Y(j)的距离确定的,如下:
基于所述权值w(i,j)和x中像素点i处的灰度值计算获得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
基于所述权值w(i,j)和x中像素点i处的灰度值计算获得滤波后的CT测量数据的具体公式如下:
x(i)=∑w(i,j)*y(j);
其中,Z(i)表示归一化系数,δ2表示平滑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脏器组织高辨识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为U-Net网络结构搭建的神经网络;
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过程如下:
获取配对的“CT测量数据-高剂量CT测量数据”数据集;
对所获取的“CT测量数据-高剂量CT测量数据”数据集进行最小-最大值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数据集;
利用所述归一化数据集对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端到端进行训练,直至收敛或达到训练次数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脏器组织高辨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高峰,张浩,蔡敏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兆印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