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开生专利>正文

直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0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直立机器人,其包括躯体机构、设置在躯体机构、设置在躯体机构上端的可活动头部机构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左侧的左手机构、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右侧的右手机构、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下端的左腿机构、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下端的右腿机构;所述左腿机构、右腿机构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活动的左脚组件、可活动的右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可实现稳定可靠、简单,成本低的直立行走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直立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机械臂,用来进行装配、焊接、喷涂、组装等工作,还有就是采用轮式行走的安防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等,在国外开发了仿人直立行走机器人,目前还在试验室阶断,对控制系统要求较高,制造成本相对昂贵;无法满足家庭、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对能直立行走、会聊天、教学、能简单搬运东西的安防仿人机器人的需要,也无法满足银行、商场、公共区域等对能直立行走的导购、导引、讲解等的智能仿人机器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直立机器人,解决了在现实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机械臂,用来进行装配、焊接、喷涂、组装等工作,还有就是采用轮式行走的安防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等,在国外开发了仿人直立行走机器人,目前还在试验室阶断,对控制系统要求较高,制造成本相对昂贵;无法满足家庭、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对能直立行走、会聊天、教学、能简单搬运东西的安防仿人机器人的需要,也无法满足银行、商场、公共区域等对能直立行走的导购、导引、讲解等的智能仿人机器人的需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其包括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上端的可活动头部机构(4)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左侧的左手机构(2)、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右侧的右手机构(3)、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左腿机构(5)、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右腿机构(6);所述左腿机构(5)、右腿机构(6)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作为优选,所述左手机构(2)包括可活动的左手臂(22)、用于驱动左手臂(22)的左手臂气缸(21)、设置在左手臂(22)的左手(23)、用于驱动左手(23)的左手气缸(24)。作为优选,所述右手机构(3)包括可活动的右手臂(32)、用于驱动右手臂(32)的右手臂气缸(31)、设置在右手臂(32)的右手(33)、用于驱动右手(33)的右手气缸(34)。作为优选,所述可活动头部机构(4)包括头部(42)、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的活动头颈(41);所述头部(42)活动设置在活动头颈(41)上部。作为优选,所述左腿机构(5)包括可活动的左腿(52)、用于驱动左腿(52)的第一左腿气缸(51)和第二左腿气缸(53);其中,所述第二左腿气缸(53)位于左腿(52)的上侧,所述第一左腿气缸(51)位于左腿(52)的中间。作为优选,所述左腿机构(5)包括可活动的右腿(62)、用于驱动右腿(62)的第一右腿气缸(61)和第二右腿气缸(63);其中,所述第二右腿气缸(63)位于右腿(62)的上侧,所述第一右腿气缸(61)位于右腿(62)的中间。作为优选,所述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包括设置在左腿(52)的左脚(72)、用于驱动左腿(52)的左脚气缸(71);作为优选,所述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包括设置在右腿(62)的右脚(82)、用于驱动右脚(82)的右脚气缸(81)。(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可实现稳定可靠、简单,成本低的直立行走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直立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其包括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上端的可活动头部机构4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左侧的左手机构2、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右侧的右手机构3、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左腿机构5、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右腿机构6;所述左腿机构5、右腿机构6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左手机构2包括可活动的左手臂22、用于驱动左手臂22的左手臂气缸21、设置在左手臂22的左手23、用于驱动左手23的左手气缸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右手机构3包括可活动的右手臂32、用于驱动右手臂32的右手臂气缸31、设置在右手臂32的右手33、用于驱动右手33的右手气缸3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可活动头部机构4包括头部42、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的活动头颈41;所述头部42活动设置在活动头颈41上部。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左腿机构5包括可活动的左腿52、用于驱动左腿52的第一左腿气缸51和第二左腿气缸53;其中,所述第二左腿气缸53位于左腿52的上侧,所述第一左腿气缸51位于左腿52的中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左腿机构5包括可活动的右腿62、用于驱动右腿62的第一右腿气缸61和第二右腿气缸63;其中,所述第二右腿气缸63位于右腿62的上侧,所述第一右腿气缸61位于右腿62的中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包括设置在左腿52的左脚72、用于驱动左腿52的左脚气缸7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所述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包括设置在右腿62的右脚82、用于驱动右脚82的右脚气缸1。本技术提出了直立机器人,可实现稳定可靠、简单,成本低的直立行走的功能。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直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上端的可活动头部机构(4)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左侧的左手机构(2)、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右侧的右手机构(3)、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左腿机构(5)、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右腿机构(6);所述左腿机构(5)、右腿机构(6)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直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设置在躯体机构(1)上端的可活动头部机构(4)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左侧的左手机构(2)、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右侧的右手机构(3)、可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左腿机构(5)、活动设置在躯体机构(1)下端的右腿机构(6);所述左腿机构(5)、右腿机构(6)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活动的左脚组件(7)、可活动的右脚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机构(2)包括可活动的左手臂(22)、用于驱动左手臂(22)的左手臂气缸(21)、设置在左手臂(22)的左手(23)、用于驱动左手(23)的左手气缸(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手机构(3)包括可活动的右手臂(32)、用于驱动右手臂(32)的右手臂气缸(31)、设置在右手臂(32)的右手(33)、用于驱动右手(33)的右手气缸(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头部机构(4)包括头部(42)、活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聪
申请(专利权)人:吴开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