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房屋和蓄水池,所述建筑房屋的屋顶边缘处设有集水槽,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安装有贯穿的排水接管,所述蓄水池的内腔设有隔板,所述过滤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锥斗,所述罐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布,所述罐体焊接有贯穿的进水接管,所述进水接管与排水接管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雨水通过排水接管流到过滤器中,过滤罩过滤掉雨水中树叶等大块杂物,雨水入过滤器内,过滤器对雨水进行过滤沉淀,以除去其中的小颗粒杂质。净化后的雨水进入蓄水腔,从蓄水腔的底部连接水管到建筑房屋内,可供生活实用,实现雨水的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很多浪费水资源的情况,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雨水经收集和简单处理后,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大多用水需求。目前的房屋建筑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房屋和蓄水池,所述建筑房屋的屋顶边缘处设有集水槽,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安装有贯穿的排水接管,所述蓄水池的内腔设有隔板,所述过滤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锥斗,所述罐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布,所述罐体焊接有贯穿的进水接管,所述进水接管与排水接管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建筑房屋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排水接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锥形的过滤罩。优选的,所述蓄水池采用实心砖砌成,所述隔板到地面的距离为~m,所述隔板的上方为蓄水腔。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接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端焊接有出水接管,所述出水接管用管道与蓄水池的内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水通过排水接管流到过滤器中,过滤罩过滤掉雨水中树叶等大块杂物,雨水入过滤器内,过滤器对雨水进行过滤沉淀,以除去其中的小颗粒杂质。净化后的雨水进入蓄水腔,由于蓄水腔的底部高于地面,从蓄水腔的底部连接水管到建筑房屋内,可供生活实用,实现雨水的收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建筑房屋;2、集水槽;3、太阳能电池板;4、蓄水池;5、隔板;6、过滤器;61、罐体;62、锥斗;63、滤布;64、出水接管;65、排污管;66、进水接管;7、排水接管;8、过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房屋1和蓄水池4,建筑房屋1的屋顶边缘处设有集水槽2,蓄水池4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6,集水槽2的底部安装有贯穿的排水接管7,建筑房屋1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3,排水接管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锥形的过滤罩8,过滤罩8用于防止树叶等杂质进入排水接管7内。蓄水池4的内腔设有隔板5,蓄水池4采用实心砖砌成,隔板5到地面的距离为2~3m,隔板5的上方为蓄水腔,过滤器6包括罐体61,罐体6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蓄水池4的顶部固定连接,蓄水腔的底部高于地面,从底部将蓄水腔中的水接入到建筑房屋1内,可供抽水马桶使用。罐体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的排污管65,排污管65上接入有阀门,雨水可在过滤器内沉淀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悬浮灰尘杂质,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锥斗62,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布63,罐体61焊接有贯穿的进水接管66,进水接管66与排水接管7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罐体61的上端焊接有出水接管64,出水接管64用管道与蓄水池4的内腔连通。工作原理:在下雨时,雨水聚集在集水槽2内,雨水通过排水接管7流到过滤器6中,过滤罩8过滤掉雨水中树叶等大块杂物,雨水进入罐体61后向上流动穿过滤布63,滤布63对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杂质逐渐沉淀到罐体61的底端,打开排污管65上的阀门,可以排除沉淀物。雨水从出水接管64进入蓄水池4的蓄水腔进行储存,蓄水腔的底部高于地面,从蓄水腔的底部连接水管到建筑房屋1内,可供抽水马桶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房屋(1)和蓄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屋(1)的屋顶边缘处设有集水槽(2),所述蓄水池(4)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6),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安装有贯穿的排水接管(7),所述蓄水池(4)的内腔设有隔板(5),所述过滤器(6)包括罐体(61),所述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锥斗(62),所述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布(63),所述罐体(61)焊接有贯穿的进水接管(66),所述进水接管(66)与排水接管(7)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房屋(1)和蓄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屋(1)的屋顶边缘处设有集水槽(2),所述蓄水池(4)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6),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安装有贯穿的排水接管(7),所述蓄水池(4)的内腔设有隔板(5),所述过滤器(6)包括罐体(61),所述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锥斗(62),所述罐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布(63),所述罐体(61)焊接有贯穿的进水接管(66),所述进水接管(66)与排水接管(7)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系统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屋(1)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排水接管(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锥形的过滤罩(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开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