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07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模板装置基板、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基板的外侧,且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上述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无需斜撑固定,结构轻盈,精度较高,安装便利,受人为安装误差影响较小,保证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浇混凝土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建筑施工中,现浇矩形柱常用的木模板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铝横楞与木竖楞间错位连接,两者之间部分有间隙,给浇筑后混凝土膨胀挤压模板留有变形空间,影响浇筑质量;此外,每根木竖楞的大小很难做到高精度一致,对于混凝土表面线性要求较高的工程,无法达到质量要求,从而浇筑成型后的柱表面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问题;2)对1)中的木竖楞进行加工,提高精度质量。此外,上述两种模板外面横楞均采用铝条四面抱箍,铝条上带有槽口,可插入楔形铝板固定结构。此类外箍结构在竖向没有约束,人为插入楔形铝板固定不到位,即会产生竖向松动滑移,导致模板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木模板价格较为低廉,但木材易受天气影响,受潮后易变形,更换频率较高,且浪费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综上所述,现浇矩形柱常用的模板存在以下问题:(1)木模板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且精度较低。(2)铝条抱箍存在竖向无约束现象,可能导致模板体系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高现浇混凝土柱模板的稳定性和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一种模板装置,用于现浇混凝土柱,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所述基板的连接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所述基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及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上述用于现浇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即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也均为多个,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固定部的设置,保证了整个模板装置的高精度定位,此外,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先固定,再将基板固定住,也可以先将基板依次连接,再通过第一固定部来进行定位,进而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固定部的定位位置来改变包围面面积,来适应不同尺寸的现浇混凝土柱,通用率高,一套模板装置可代替多套模板装置,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基板的外侧,且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由于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平行,从而第二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垂直设置,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的与第二固定部位于同一基板上的部分也垂直设置,从而提高整个模板装置的稳定性,无需斜撑固定,结构轻盈,精度较高,安装便利,受人为安装误差影响较小,保证浇筑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凸出部;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按行列形式排列;所述第三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适配的安装部,以致所述第三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帽,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具有螺纹,所述安装部为槽口;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穿过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所述螺帽与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与所述螺帽一一对应,所述第四固定部设在所述第三固定部上,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穿过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上的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相邻的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所述第二凸出部呈错位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相邻的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所述第二凸出部在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基板的宽度;所述基板的宽度为所述基板在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一实施例的模板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现浇混凝土柱的定位处;将多个基板围成空腔,并放置在所述定位处;将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所述基板的连接处;采用第三固定部将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连接起来;将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起来。一实施例的模板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现浇混凝土柱的定位处;根据所述定位处,将第一固定部进行固定;将基板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采用第三固定部将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连接起来;将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起来。上述模板装置的施工方法,安装方便,精度高,稳定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模板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模板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一实施例的模板装置100包括基板110、第一固定部120、第二固定部130以及第三固定部140。该模板装置100用于现浇混凝土柱,尤其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矩形矮柱。具体地,基板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基板110依次连接形成空腔111。多个基板110依次连接形成轮廓,之后将所形成的轮廓放置在放线定位处。其中,放线定位处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基板110依次连接形成空腔111,四个基板110呈矩形柱体。相邻的基板1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进一步地,基板110可以包括多个子基板,多个子基板依次层叠,换而言之,每个基板110的对应的子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矩形框,再接着设置一层子基板,依次类推,直至基板的高度满足现场要求。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0为竹胶板,此时,基板110为整块板。采用竹胶板不仅能保证模板装置的强度,还能提高现浇混凝土柱形成后的表面光滑度。当基板110为竹胶板时,竹胶板事先组拼成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围矩形轮廓,放置在地上放线定位处。此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装置,用于现浇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n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所述基板的连接处;/n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所述基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及/n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装置,用于现浇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所述基板的连接处;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所述基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及
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凸出部;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按行列形式排列;所述第三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适配的安装部,以致所述第三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具有螺纹,所述安装部为槽口;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穿过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所述螺帽与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刘星高腾贾宇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