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09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模板,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斜向支撑于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斜撑的顶端和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斜撑的底端的底座,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抓手插设于地面实现固定斜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有技术中预埋钢管的位置和后续模板施工时可能有偏差,钢管只能直接支撑于地面,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柱模板或墙模板安装时,需要对模板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先在地下埋入预埋钢管,在搭设模板施工中,将钢管的一端和预埋钢管采用扣件连接,钢管的一端和模板连接以支撑固定模板。但是预埋钢管的位置和后续模板施工时可能有偏差,钢管只能直接支撑于地面,固定不牢固,操作上繁琐费时且也不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混凝土楼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钢管的位置和后续模板施工时可能有偏差,钢管只能直接支撑于地面,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板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斜向支撑于所述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所述斜撑的顶端和所述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所述斜撑的底端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所述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所述抓手插设于所述地面实现固定所述斜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向设置的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n斜向支撑于所述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所述斜撑的顶端和所述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及/n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所述斜撑的底端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所述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所述抓手插设于所述地面实现固定所述斜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设置的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
斜向支撑于所述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所述斜撑的顶端和所述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及
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所述斜撑的底端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所述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所述抓手插设于所述地面实现固定所述斜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包括至少一对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插杆的另一端插设于地面内,所述插杆弯曲使得一对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对所述插杆的一端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套设于所述斜撑的底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和所述斜撑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
垂直固定于所述套管的底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抵靠于地面,所述抓手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斜撑的底端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斜撑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套管内,并通过螺栓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博董加举张博玮郭洋王明智骆小芳朱长永韩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