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3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包含构造柱遇到内墙时的支模体系、构造柱遇到框架柱时的支模体系、构造柱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构造柱遇到防水要求高外墙时的支模体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结构设计简单,易于拆装,采用对拉螺杆加固可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采用抗侧轻钢架可保障模板的稳固,可有效保障构造柱施工质量,从而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适用于混凝土构造柱支模施工。
技术介绍
砌体本身属于脆性材料,其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对于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当填充砌体与混凝土墙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小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时,变形出现在界面处,产生界面缝。因此在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已成为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主要集中于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墙的结合部位,属于工程质量通病范畴。因室内填充墙多使用轻质砌块材料,砌块墙体整体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结构的材质不同且膨胀系数不同,两者变形很难协调一致,因此在温度影响下,易引起变形裂缝,并导致墙面抹灰层、涂料层表面开裂。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裂缝的存在给人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应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内墙时或者素混凝土构造柱(2)同时遇到内墙和框架柱(1)时,其中框架柱(1)置于填充墙(3)的边侧,素混凝土构造柱(2)置于框架柱(1)和填充墙(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层模板(5)、止水螺杆(6)、方木(8)、外侧龙骨(13);/n其中多层模板(5)夹在填充墙(3)上,素混凝土构造柱(2)的外侧龙骨(13)位于多层模板(5)的外侧,方木(8)位于在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之间,止水螺杆(6)穿过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对拉紧固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应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内墙时或者素混凝土构造柱(2)同时遇到内墙和框架柱(1)时,其中框架柱(1)置于填充墙(3)的边侧,素混凝土构造柱(2)置于框架柱(1)和填充墙(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层模板(5)、止水螺杆(6)、方木(8)、外侧龙骨(13);
其中多层模板(5)夹在填充墙(3)上,素混凝土构造柱(2)的外侧龙骨(13)位于多层模板(5)的外侧,方木(8)位于在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之间,止水螺杆(6)穿过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对拉紧固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2)的外侧龙骨(13)外侧通过横向钢管(9)紧固,用山形卡(12)卡紧,用螺栓(7)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止水螺杆(6)中部设有止水钢片(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橡胶塞(11)设在止水螺杆(6)上,且置于多层模板(5)和止水螺杆(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海绵条(10)设在多层模板(5)与填充墙(3)之间。


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尧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