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3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5
本申请涉及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该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多个环境和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环境确定为电池的充电环境。如此,可以实现电池系统充电环境的自识别,可以快速响应充电,从而可以缩短充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
技术介绍
充换电站是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充电和动力电池快速更换的能源站。电动汽车为了连续行驶就要求其电能得到补充。电能的补充可以分为整车充电(快速充电、常规充电和慢速充电)和电池快速更换两种。整车充电是指车辆直接与交流或者直流电源连接充电方式。电池快速更换指的是,动力电池充电时电池并不装载在车辆上,而是在充电架上完成充电。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方式是指车辆在进入充电站后通过快速更换设备将车辆的动力电池取下并即刻更换另一组动力电池。简单地说就是车电分离。动力电池的充电是在电池架上完成。因此,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需要支持在车上插枪充电,同时也需要支持单独将电池取下来,放在换电站充电。而电池系统根据不同的充电环境,充电逻辑和策略需要区别对待,否则电池系统无法区分统计在车辆内部环境时的插枪充电量和取下后在车辆外部,即在充换电站上的充电量;同时也无法满足充换电站运营的数据统计、计费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可以实现电池系统充电环境的自识别,可以快速响应充电,从而可以缩短充电时间。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连接成功信号是连接确认模块根据电池与电池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状态生成的;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多个环境和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环境确定为电池的充电环境。可选的,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上拉电阻和滤波电容;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接地,下拉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一端。可选的,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一端;获取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包括:通过采集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值,得到当前电压值;当前电压值为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可选的,多个供电装置包括直流充电桩;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包括:若当前电压值为直流充电桩中的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直流充电桩中的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对应的环境为内部环境。可选的,外部环境包括充换电站。可选的,多个供电装置中至少一个供电装置位于充换电站。可选的,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包括:确定当前电压值与多个电压值中每个电压值的匹配程度值,得到匹配程度值集合;将匹配程度值集合中数值最大的匹配程度值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目标电压值;基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将目标电压值对应的环境确定为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连接成功信号是连接确认模块根据电池与电池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状态生成的;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多个环境和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确定模块,用于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环境确定为电池的充电环境。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充电环境的确定装置。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换电站,包括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充电环境的确定装置和电池的供电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充换电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连接成功信号是连接确认模块根据电池与电池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状态生成的;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多个环境和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从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环境确定为电池的充电环境。如此,可以实现电池系统充电环境的自识别,可以快速响应充电,从而可以缩短充电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和电池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换电站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换电站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有技术中,通过通信协议通知电池当前的身份,但通信存在延迟与通信质量不佳的情况,比如在刚上电,各控制器都还在初始化自检过程中,电池无法得知当前的身份,无法快速响应充放电等。同时,要是通信质量较差,存在干扰情况下,由于电池过于依赖外部控制器的信号,电池无法稳定,快速获取自身身份。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所述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所述连接成功信号是所述连接确认模块根据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状态生成的;/n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所述多个环境和所述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述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所述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n从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所述环境确定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环境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电池的连接确认模块输出的连接成功信号,则获取所述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所述连接成功信号是所述连接确认模块根据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状态生成的;
获取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包括多个环境、多个电压值以及所述多个环境和所述多个电压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述多个电压值是根据多个供电装置确定的;所述多个供电装置中每个供电装置的下拉电阻的电阻值互不相同;
从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并将所述环境确定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上拉电阻和滤波电容;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
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获取所述电池的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值,包括:
通过采集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值,得到所述当前电压值;所述当前电压值为所述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供电装置包括直流充电桩;
所述从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环境,包括:
若所述当前电压值为所述直流充电桩中的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从所述电压值环境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直流充电桩中的下拉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增徐斌叶华春杨全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