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机器人加工设备可协助操作员完成工作任务,加快工作效率,一般可用作多个领域。机器人关节作为机器人传动构件,效仿人体关节来实现传动,更加智能化,但传统的机器人在很多关节部位不会使用到纯机械传动,会与电气结合实现传动,这样势必会使用到电源线,而各关节部位一旦涉及到电源线,如果电源线没能控制好活动位置,很有可能会影响关节的传动,此外,利用关节机构对加工件进行夹持,力度不够,稳定性不高,且不易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转动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呈L字形且位于机架(2)的中部与顶部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4)和夹持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呈L字形且位于机架(2)的中部与顶部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4)和夹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抬升板(401)、一号支撑板(404)以及二号支撑板(406),所述机架(2)的中部设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导向杆(403),所述通孔(201)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410),且所述连接板(410)位于两个导向杆(403)滑动连接的区域设有导向孔(411),所述连接板(4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抬升板(401),所述机架(2)的底端且位于抬升板(401)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402),所述一号气缸(402)的伸缩杆与抬升板(40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板(404),所述一号支撑板(404)内插设有二号支撑板(406),且所述一号支撑板(404)与二号支撑板(406)位于交叉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号插槽(405)和二号插槽(407),所述一号支撑板(404)位于最两端的一号插槽(405)内设有一号滑槽(412),且所述二号支撑板(406)与两个一号滑槽(412)的连接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滑块(4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反馈机器人关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翘板(501),所述机架(2)的顶部设有调节槽(202),所述调节槽(202)的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翘板(501),且所述翘板(501)贯穿机架(2),所述翘板(50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凹形板(503),所述凹形板(503)的顶端内部设有二号滑槽(518),所述凹形板(503)的上表面且位于二号滑槽(5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气缸(505),所述三号气缸(505)的伸缩杆端头固定连接有二号滑块(506),且所述二号滑块(506)贯穿二号滑槽(518),所述二号滑块(50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套(507),所述凹形板(5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04),且所述滑套(507)套设在滑杆(504)上;
所述翘板(501)的上表面且位于凹形板(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板(508),所述梯形板(508)呈凹字形且位于斜面一端铰接有一号L形关节臂(512),所述一号L形关节臂(512)远离梯形板(508)的一端铰接有二号L形关节臂(513),所述二号L形关节臂(513)远离一号L形关节臂(512)的一端铰接有三号L形关节臂(5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红,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迈若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