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21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包括外壳和纱线,外壳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外壳的前侧开设有条形开口,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的一侧均开设有V型孔,V型孔的一侧与条形开口连通,外壳通过圆孔与纱线滑动套接,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的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向管,支撑臂的侧壁通过圆孔滑动套接有套管,套管的管壁上连接有压线机构,外壳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孔。该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纱线进入压纱器时的跳动频率,防止纱线在压纱器上缠绕打结,还可以在压纱送纱时可有效清理纱线上的纤维毛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圆针织机是由导纱机构将纱线导入送纱装置后,再由送纱装置的送纱轮及导纱杆进行后续的定量或变量送纱操作,由于圆针织机织造纱线的种类变化日新月异,且织造市场其布匹特性需求日趋人性化,使得送纱装置对纱线的导引输送操作越显重要。一般而言,送纱器在其本体上皆设有纱线侦知臂组,并配合于其送纱路径上设置有压纱器,压纱器可以调节纱线穿经送纱器的送纱路径,以利于侦知臂组进行纱线入纱或是纱线出纱的张力状态侦测,当纱线在送纱路径的上游端或下游端的张力发生异常时,使侦知臂组可顺利即刻动作令针织机停车,以免造成无谓的损失。目前,纺织机械上虽然设有压纱器,调节纱线穿经送纱器的送纱路径,但是由于纱筒上的纱线多为上下往复卷绕,在进入压纱器时纱线跳动幅度较大,容易与压纱器脱离,并且也极易缠绕在压纱器上,导致纱线断裂,同时纱线经过压纱器时会脱落较多的短纤维毛絮,在纺织车间内形成毛絮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可有效降低纱线进入压纱器时的跳动频率,防止纱线在压纱器上缠绕打结,并且在压纱送纱时可有效清理纱线上的纤维毛絮等优点,解决了进入压纱器时纱线跳动幅度较大,容易与压纱器脱离,并且也极易缠绕在压纱器上,导致纱线断裂,同时纱线经过压纱器时会脱落较多的短纤维毛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包括外壳和纱线,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的一侧均开设有V型孔,所述V型孔的一侧与条形开口连通,所述外壳通过圆孔与纱线滑动套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向管,所述支撑臂的侧壁通过定向孔滑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连接有压线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套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内并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均与外壳的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摆臂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一端通过通孔滑动套接有竖直设置的定向杆,所述定向杆的杆壁上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的后侧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内并连接有清理机构。优选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管管壁上的上压盘和下压盘,所述上压盘的中心处均通过第一圆口与套管的管壁滑动套接,所述下压盘的中心处通过第二圆口与套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相对的一侧边角处均开设有弧形倒角,所述套管内滑动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丝杆的杆壁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下压盘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盘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臂的上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定向杆杆壁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摆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下端与定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向杆的下端穿过通孔并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两端均设有卷边部,所述限位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弹性片,所述定向杆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上端与摆臂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弹性片的上端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导管管口处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管壁上通过缺口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均通过装配孔滑动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上的两个装配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壳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壁上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结构的毛刷,所述旋转轴的轴壁上位于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穿过缺口开设有豁口,所述排风管的上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喇叭状结构的集风罩。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毛刷的下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排风管的一端倾斜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与V型孔的一侧斜面位于同一倾斜面上。优选的,所述排风管内倾斜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叶轮的一侧,所述导流板的面积小于排风管的横切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将纱线依次穿过缓冲机构、圆孔进而定向管,在穿过圆孔时将纱线先穿过条形通孔并经过V型孔进入到圆孔内,进而能够使纱线快速安装进圆孔内,且由于V型孔的结构特性,纱线不易从圆孔内滑脱,且能够利用缓冲机构、圆孔和定向管降低纱线的跳动幅度,纱线在穿过定向管时上压盘和下压盘共同挤压纱线,需要调节压紧力度时,用工具拧动螺帽,螺帽受力在丝杆上滑动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力收缩给到螺帽一个反向的力,进而使得螺帽拉动丝杆使圆盘移动,圆盘受力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力受力推动下压盘移动,进而能够使得上压盘与下压盘共同挤压纱线,上压盘和下压盘之间通过套管连接,进而使得上压盘和下压盘不易卡死纱线,避免在压纱送纱时导致纱线断裂。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缓冲机构,在使用时,纱线穿过限位管,在纱线产生晃动时限位管受力围绕轴销摆动,限位管摆动时挤压弹性片,弹性片受力挤压环形板产生形变,同时环形板受力带动定向杆使摆臂围绕转轴摆动,摆臂摆动时弹性杆发生变形进而能够与弹性片配合对限位管进行缓冲,同时在定向杆受力时在摆臂上的通孔内滑动,定向杆滑动时带动圆板挤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受力收缩时能够与弹性杆和弹性片配合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纱线放线时的跳动幅度,防止放线过程中纱线缠绕在压纱器上。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清理机构,在使用时,将导管与外部的负压设备进行连接,导管内有负压空气流动时,外部的气体经过条形通孔、V型孔和圆孔进入到外壳内,外壳内的气体经过集风罩进入到排气管内然后经过导管排出,在空气经集风罩时,由于集风罩呈喇叭状,因此进入到排气管内的空气流速会增大,并且气流会吹动叶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时带动毛刷旋转,进而能够利用旋转的毛刷刷落纱线上的短纤维,并且刷落的短纤维漂浮在外壳内,并被排风管和导管内的负压空气排出,从而能够防止纱线经过压纱器时形成毛絮漂浮在纺织车间内,而且在安装纱线时,倾斜设置的导向板能够将纱线导向支撑板的上端,进而能够利用支撑板支撑纱线,避免毛刷旋转时造成纱线高频跳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图1中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中压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包括外壳(1)和纱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所述外壳(1)的前侧开设有条形开口(5),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7),两个所述圆孔(7)的一侧均开设有V型孔(6),所述V型孔(6)的一侧与条形开口(5)连通,所述外壳(1)通过圆孔(7)与纱线(10)滑动套接,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向管(4),所述支撑臂(3)的侧壁通过定向孔滑动套接有套管(25),所述套管(25)的管壁上连接有压线机构,所述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套接有摆臂(8),所述摆臂(8)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并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弹性杆(17),所述弹性杆(17)的两端均与外壳(1)的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摆臂(8)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摆臂(8)的一端通过通孔滑动套接有竖直设置的定向杆(32),所述定向杆(32)的杆壁上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1)的后侧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并连接有清理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包括外壳(1)和纱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所述外壳(1)的前侧开设有条形开口(5),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7),两个所述圆孔(7)的一侧均开设有V型孔(6),所述V型孔(6)的一侧与条形开口(5)连通,所述外壳(1)通过圆孔(7)与纱线(10)滑动套接,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向管(4),所述支撑臂(3)的侧壁通过定向孔滑动套接有套管(25),所述套管(25)的管壁上连接有压线机构,所述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套接有摆臂(8),所述摆臂(8)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并固定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弹性杆(17),所述弹性杆(17)的两端均与外壳(1)的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摆臂(8)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摆臂(8)的一端通过通孔滑动套接有竖直设置的定向杆(32),所述定向杆(32)的杆壁上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1)的后侧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并连接有清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管(25)管壁上的上压盘(26)和下压盘(27),所述上压盘(26)的中心处均通过第一圆口与套管(25)的管壁滑动套接,所述下压盘(27)的中心处通过第二圆口与套管(25)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盘(26)和下压盘(27)相对的一侧边角处均开设有弧形倒角,所述套管(25)内滑动套接有丝杆(23),所述丝杆(23)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9),所述丝杆(23)的杆壁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28)和第二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8)的一端与下压盘(27)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8)的另一端与圆盘(29)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支撑臂(3)的上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螺帽(30),所述螺帽(30)与丝杆(23)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娜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迈若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