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9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包括铸造模块一,所述铸造模块一包括上模具,所述铸造模块一的下方设置有铸造模块二,所述铸造模块二包括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放置于下模具的顶面,所述下模具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模具槽,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开设有放空槽,且放空槽的内壁倾斜固连有导流块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却管道一和冷却管道二,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金属熔液进行冷却,减少零件的凝固成形和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冷却水域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零件冷却过快使零件产生变形,通过敲击块和楔形缺口的设置,向内敲击敲击块,敲击块挤压楔形缺口,便于分离上模具与下模具,取出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现有的铝合金铸造模具在金属熔液浇铸进模具后,凝固和冷却时间长,增加了模具再次投入使用所需时间,减缓了生产效率,且在取下零件时,模具之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使模具之间难以分离,直接对模具进行敲击容易使模具和零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通过三个导位板的设置,便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位置对齐,通过引导板的设置使金属熔液更容易倒入进液槽,通过管道接口的设置,便于外接水源与冷却管道一的连通,通过冷却管道一和冷却管道二,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金属熔液进行冷却,减少零件的凝固成形和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冷却水域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零件冷却过快使零件产生变形,通过敲击块和楔形缺口的设置,向内敲击敲击块,敲击块挤压楔形缺口,便于分离上模具与下模具,取出零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包括铸造模块一,所述铸造模块一包括上模具,所述铸造模块一的下方设置有铸造模块二,所述铸造模块二包括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放置于下模具的顶面,所述下模具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模具槽,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开设有放空槽,且放空槽的内壁倾斜固连有导流块一,所述下模具顶面对应放空槽的位置处固连有导流块二,且导流块二的顶面与导流块一贴合,所述导流块二和导流块一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进液槽,且进液槽的底端与模具槽连通,所述上模具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固连有三个导位板,且导位板的底端延伸至上模具底面外侧,所述上模具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一,所述冷却管道一的一端与上模具顶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一的另一端与上模具的顶面连通,所述下模具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二,所述冷却管道二的一端贯穿下模具的顶面并与冷却管道一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二的另一端与下模具的外侧壁连通,所述下模具的外侧壁固连有用于分离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个分离模块,方便加快零件的凝固和冷却的过程,增加生产效率。进一步在于: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对应冷却管道一的一端位置处固连有管道接口,且管道接口与冷却管道一的一端连通,便于外接水源与冷却管道一连通。进一步在于:所述导流块一和导流块二位于进液槽顶端位置处均固连有引导板,且引导板为半喇叭状结构,便于金属熔液的倒入。进一步在于:所述分离模块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固连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顶端固连有敲击块,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敲击块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楔形缺口,便于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分离。进一步在于:所述敲击块靠近下模具的一侧壁面积小于敲击块背离下模具的一侧壁面积,使敲击块的一端为尖锥状,便于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挤压。进一步在于:所述导位板的底端靠近下模具的一侧壁为弧面,便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位置对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三个导位板的设置,导位板与下模具侧壁卡接,便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位置对齐,通过引导板的设置使金属熔液更容易倒入进液槽,通过管道接口的设置,便于外接水源与冷却管道一的连通,通过冷却管道一和冷却管道二,水流依次流经冷却管道一和冷却管道二,并从冷却管道二的另一端流出,带走上模具和下模具中的部分热量,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冷却,从而对上模具和下模具内的金属熔液进行冷却,减少零件的凝固成形和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冷却水域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零件冷却过快使零件产生变形,通过敲击块和楔形缺口的设置,向内敲击敲击块,敲击块挤压楔形缺口,便于分离上模具与下模具,取出零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铸造模块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铸造模块二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分离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铸造模块一;110、上模具;111、导位板;112、导流块一;113、放空槽;114、楔形缺口;115、冷却管道一;120、管道接口;200、铸造模块二;210、下模具;211、冷却管道二;220、模具槽;230、导流块二;231、引导板;232、进液槽;300、分离模块;310、固定块;320、扭力弹簧;330、敲击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包括铸造模块一100,铸造模块一100包括上模具110,铸造模块一100的下方设置有铸造模块二200,铸造模块二200包括下模具210,上模具110放置于下模具210的顶面,下模具210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模具槽220,上模具110的顶面开设有放空槽113,且放空槽113的内壁倾斜固连有导流块一112,下模具210顶面对应放空槽113的位置处固连有导流块二230,且导流块二230的顶面与导流块一112贴合,导流块二230和导流块一112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进液槽232,且进液槽232的底端与模具槽220连通,上模具110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固连有三个导位板111,且导位板111的底端延伸至上模具110底面外侧,上模具1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一115,冷却管道一115的一端与上模具110顶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与上模具110的顶面连通,下模具2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二211,冷却管道二211的一端贯穿下模具210的顶面并与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二211的另一端与下模具210的外侧壁连通,下模具210的外侧壁固连有用于分离上模具110和下模具210的两个分离模块300,方便加快零件的凝固和冷却的过程,增加生产效率。上模具110的顶面对应冷却管道一115的一端位置处固连有管道接口120,且管道接口120与冷却管道一115的一端连通,便于外接水源与冷却管道一115连通,导流块一112和导流块二230位于进液槽232顶端位置处均固连有引导板231,且引导板231为半喇叭状结构,便于金属熔液的倒入。分离模块300包括固定块310,固定块310的顶面固连有扭力弹簧320且扭力弹簧320的顶端固连有敲击块330,上模具110和下模具210对应敲击块330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楔形缺口114,便于对上模具110和下模具210进行分离,敲击块330靠近下模具210的一侧壁面积小于敲击块330背离下模具210的一侧壁面积,使敲击块330的一端为尖锥状,便于对上模具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包括铸造模块一(100),所述铸造模块一(100)包括上模具(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块一(100)的下方设置有铸造模块二(200),所述铸造模块二(200)包括下模具(210),所述上模具(110)放置于下模具(210)的顶面,所述下模具(210)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模具槽(220),所述上模具(110)的顶面开设有放空槽(113),且放空槽(113)的内壁倾斜固连有导流块一(112),所述下模具(210)顶面对应放空槽(113)的位置处固连有导流块二(230),且导流块二(230)的顶面与导流块一(112)贴合,所述导流块二(230)和导流块一(112)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进液槽(232),且进液槽(232)的底端与模具槽(220)连通,所述上模具(110)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固连有三个导位板(111),且导位板(111)的底端延伸至上模具(110)底面外侧,所述上模具(1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一(115),所述冷却管道一(115)的一端与上模具(110)顶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与上模具(110)的顶面连通,所述下模具(2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二(211),所述冷却管道二(211)的一端贯穿下模具(210)的顶面并与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二(211)的另一端与下模具(210)的外侧壁连通,所述下模具(210)的外侧壁固连有用于分离上模具(110)和下模具(210)的两个分离模块(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包括铸造模块一(100),所述铸造模块一(100)包括上模具(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块一(100)的下方设置有铸造模块二(200),所述铸造模块二(200)包括下模具(210),所述上模具(110)放置于下模具(210)的顶面,所述下模具(210)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模具槽(220),所述上模具(110)的顶面开设有放空槽(113),且放空槽(113)的内壁倾斜固连有导流块一(112),所述下模具(210)顶面对应放空槽(113)的位置处固连有导流块二(230),且导流块二(230)的顶面与导流块一(112)贴合,所述导流块二(230)和导流块一(112)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进液槽(232),且进液槽(232)的底端与模具槽(220)连通,所述上模具(110)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固连有三个导位板(111),且导位板(111)的底端延伸至上模具(110)底面外侧,所述上模具(1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一(115),所述冷却管道一(115)的一端与上模具(110)顶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与上模具(110)的顶面连通,所述下模具(210)内部呈弧形开设有冷却管道二(211),所述冷却管道二(211)的一端贯穿下模具(210)的顶面并与冷却管道一(115)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道二(211)的另一端与下模具(210)的外侧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思哲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