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33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承接板,承接板通过震动组件和底座固定连接,承接板上侧水平设有上模具,上模具上设有注入口,上模具通过四根竖直均匀设置的滑杆与承接板固定连接,上模具下侧水平设有下模具,下模具滑动套设在四根滑杆上,下模具通过升降机构与承接板固定连接,承接板上设有与下模具连通的脱模组件,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均设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铸钢件成品成型,在注入液态金属时,模槽内壁为加热状态,接触模壁的液态金属先冷却产生的不均匀情况,在成型时可以震动保证结晶均匀,整体使用时较为方便,稳固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铸钢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铸钢件是指用铸钢制作的零件,与铸铁性能相似,但比铸铁强度好,铸钢件在进行成型时往往是通过将液态金属注入到模具内,冷却后形成成型件,这种成型方式具有以下三点缺陷:1)组织不均匀;2)组织不致密;3)表面粗糙;其中组织不均匀与组织不致密会导致成型件的质量下降,组织不均匀一般是由于液态金属注入铸模后与模壁首先接触的一层液态金属因温度下降最快,而组织不致密一般是由于液态金属的结晶以树枝生长方式进行,树枝间的液态金属最后凝固,但树枝间很难由金属液体全部填满,造成铸件普遍存在不致密性;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915705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钢件加工的组合模具,包括底板;所述液压伸缩杆设置有两个,其对称的分布在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且其上端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顶块设置有两个,其对称的分布在型腔的左右两侧,其正下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砂模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冷却管,且其中部开设有空槽,且在空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出块;所述升降杆的上部滑动安装在下砂模的内部,其向下贯穿连接安装板,且其下端放置在升降箱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套环,且在限位套环的左右两侧螺纹的旋向相反,其上通过齿轮咬合转动套接有螺纹滑块;该模具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组织不致密以及组织不均匀缺少解决方式,同时脱模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通过震动组件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上侧水平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注入口,所述上模具通过四根竖直均匀设置的滑杆与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下侧水平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滑动套设在四根滑杆上,所述下模具通过升降机构与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上设有与下模具连通的脱模组件,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均设有加热组件。优选地,所述震动组件包括竖直均布在承接板和底座之间的若干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两端分别与承接板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振动电机。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均布在承接板与下模具之间的若干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承接板和下模具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脱模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承接板上端面的顶杆,所述顶杆贯穿下模具并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顶块匹配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壁上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匹配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壁设置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内均布有电加热丝,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侧壁上固定设有电连接电加热丝的通电座。优选地,所述上模具上端面均匀固定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下模具上设有若干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设置了升降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杆将下模具顶起与上模具贴合,具有较高的紧密性,同时设置了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卡合结构保证稳定性,进一步的设置了脱模组件,成型完毕后通过液压伸缩杆缩短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分离,利用顶杆和顶块的作用快速将成型件顶出脱模,整体操作较为方便;2、该装置设置了加热组件,在注入液态金属时,保证成型槽内壁的高温状态,避免了注入时接触模壁的液态金属直接冷却导致不均匀;进一步的设置了震动组件,在进行冷却时,通过震动组件不同对液态金属进行晃动,保证成型结晶的均匀性,增加成型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承接板、3上模具、4滑杆、5下模具、6脱模组件、7加热组件、8阻尼减震器、9振动电机、10液压伸缩杆、11顶杆、12顶块、13导热块、14通电座、15限位块、16震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有承接板2,承接板2通过震动组件16和底座1固定连接,震动组件16包括竖直均布在承接板2和底座1之间的若干阻尼减震器8,阻尼减震器8两端分别与承接板2和底座1固定连接,承接板2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振动电机9,通过振动电机9工作,可以使得承接板2产生震动,并带动上模具3和下模具5进行震动;其中,承接板2上侧水平设有上模具3,上模具3上设有注入口,用于注入液态金属,同时可以封闭,上模具3通过四根竖直均匀设置的滑杆4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上模具3下侧水平设有下模具5,上模具3上端面均匀固定设有若干限位块15,下模具5上设有若干与限位块15匹配的限位槽,限位块15卡入限位槽内,可以保证上模具3和下模具5贴合的稳定性,下模具5滑动套设在四根滑杆4上,下模具5可以滑动并与上模具3贴合;其中,下模具5通过升降机构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均布在承接板2与下模具5之间的若干液压伸缩杆10,液压伸缩杆10两端分别与承接板2和下模具5固定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10伸缩可以控制下模具5进行升降,承接板2上设有与下模具5连通的脱模组件6,脱模组件6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承接板2上端面的顶杆11,顶杆11贯穿下模具5并固定连接有顶块12,下模具5上设有与顶块12匹配的凹槽,在下模具5向下移动时,通过顶杆11和顶块12作用,可以将成型件从模槽内顶出,完成脱模;其中,上模具3和下模具5内均设有加热组件7,加热组件7包括设置在上模具3和下模具5内壁上的加热层,加热层包括匹配上模具3和下模具5内壁设置的导热块13,导热块13内均布有电加热丝,上模具3和下模具5侧壁上固定设有电连接电加热丝的通电座14,通电座14可以使得电加热丝通电,从而保证导热块13为高温状态。本技术中,该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1、通过液压伸缩杆10伸长,将下模具5顶起与上模具3贴合,此时下模具5上的若干限位块15进入上模具3上的若干限位槽内,保证贴合的稳固性;2、使得两个通电座通电,导热块13内的电加热丝通电产生热量,使得导热块13变为高温状态;3、通过上模具3上的注入口注入液态金属,封闭注入口,通过振动电机9工作,让承接板产生震动,进一步的是的上模具3和下模具5震动,对内部的液态金属进行摇晃;4、解除两个通电座的通电状态,通过现有的冷却手段对液态金属进行冷却,冷却时振动电机9仍然进行工作;5、冷却完毕后,关闭振动电机,通过若干液压伸缩杆10缩短,将下模具3下移,下移的过程中,因为顶杆11和顶块12作用,可以将成型件从模具中脱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通过震动组件(16)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上侧水平设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上设有注入口,所述上模具(3)通过四根竖直均匀设置的滑杆(4)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3)下侧水平设有下模具(5),所述下模具(5)滑动套设在四根滑杆(4)上,所述下模具(5)通过升降机构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上设有与下模具(5)连通的脱模组件(6),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5)内均设有加热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通过震动组件(16)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上侧水平设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上设有注入口,所述上模具(3)通过四根竖直均匀设置的滑杆(4)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3)下侧水平设有下模具(5),所述下模具(5)滑动套设在四根滑杆(4)上,所述下模具(5)通过升降机构与承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上设有与下模具(5)连通的脱模组件(6),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5)内均设有加热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组件(16)包括竖直均布在承接板(2)和底座(1)之间的若干阻尼减震器(8),所述阻尼减震器(8)两端分别与承接板(2)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振动电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件成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旭军李威陈忠沈旭爱
申请(专利权)人:滨海信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