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64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为了满足茶叶消费者对高香绿茶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与吸香装置,收集装置为带有密封盖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容器上部设有通管与吸香装置下部连通,通管上依次设有真空泵、单向阀,吸香装置中设有网筛,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吸香装置上部开口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沿吸香装置内侧壁上下密封滑动。通过采集桂花吐香过程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使绿茶吸附香气物质,而且香气吸收过程中茶叶与花朵不接触,但可使成茶具有明显的桂花香,滋味品质也不受桂花中水溶性化学成分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桂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绿茶是中国茶叶中产销量较多的茶类,常见的香型有清香型、栗香型、火香型、花香型等。其中花香型绿茶的花香是借助做青技术实现的,是天然形成的。这种花香型绿茶香气虽似花香,却难以明确是哪种花的花香,即花香的类型模糊不清。这类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受植物花果香的影响,不属于花茶。花茶是再加工茶,是茶叶吸附了植物的鲜花香气,进而花香掩盖茶叶自身气息,也使茶汤滋味带有浓郁的花香,较为典型的便是茉莉花茶。目前茶叶市场稀疏可见到桂花茶都是利用茶叶桂花香气物质的吸附作用,但是茶叶品质不稳定,参差不齐,多是工艺处理不妥当所致,尤其是茶与桂花混合后的温湿度控制、残花的清除。专利CN201610990633.0提出一种桂花茶的加工工艺,窨制所用桂花与茶叶的比例为1∶1,并需玉兰花打底。专利CN201811515454.7提出六安瓜片窨制桂花的茶花比例为70%-90%,产品桂花香气明显且持久,但其化学成分如咖啡碱等含量增加,也就是说其窨制工艺不但改变香气品质,而且也改变了滋味化学品质。专利CN201810701122.1也是通过茶花拌和的方式实现花香转吸的。专利CN201711056609.0中将桂花提取液加入绿茶在制品中,使其与绿茶结合形成桂花绿茶。事实上,制作花茶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天然花香来掩盖茶叶原来的香气特征,但生产上常常由于窨制工艺、通花工艺等操作复杂性和难控制,使得花茶出现闷浊味、花蒂味、汤色变红等品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茶叶消费者对高香绿茶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通过采集桂花吐香过程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使绿茶吸附香气物质,而且香气吸收过程中茶叶与花朵不接触,但可使成茶具有明显的桂花香,滋味品质也不受桂花中水溶性化学成分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与吸香装置,收集装置为带有密封盖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容器上部设有通管与吸香装置下部连通,通管上依次设有真空泵、单向阀,吸香装置中设有网筛,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吸香装置上部开口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沿吸香装置内侧壁上下密封滑动。作为优选,收集装置的密封盖上设有充气阀,当全部吸香工作完成后,打开充气阀,使收集装置内外气压相同,有利于密封盖的开启。作为优选,网筛边缘高于网筛底部,并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更优选为网筛边缘与吸香装置的内侧壁无缝钩挂。网筛凹部表面平铺有茶叶。吸香装置通管口设在吸香装置内网筛下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泵与单向阀之间通管上设有温度显示装置,通管外设有冷却装置。优选为风冷装置,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而且保持通管内香气得的干燥度。利用上述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加工高香绿茶的方法为以下步骤:(1)将鲜茶叶除去杂物后,通过扎孔装置,然后制成绿茶,待用;所述的扎孔装置中,针的间距为0.5-1cm,针的直径≤1mm。采摘鲜茶叶后,将鲜茶叶进行扎孔,扎孔后的鲜茶叶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绿茶后,在后期吸香过程中有利于香气更快地被茶叶吸收。通过对孔的大小与间距限定,使茶叶在干燥时不会断裂,而且在后期的吸香过程中,茶叶碰撞中不易折断。(2)将新鲜桂花摊放在竹席上,控制环境湿度与温度分别在60%-70%和室温下,养护1h-2h;作为优选,鲜桂花摊放厚度为4cm-6cm。养护程度为:85%-90%桂花开放,手捧鲜花可嗅到浓烈的、鲜灵的、桂花香。室温为20-25℃。桂花在室温下自然开放。(3)将步骤(1)制成的绿茶去除非茶类夹杂物,进行复焙后放在吸香装置中;绿茶在春季制好,要放到秋季桂花开放时使用,因此作为优选,将待用的绿茶进行复焙,温度控制在65℃-75℃,焙火至茶叶含水率低于4%,并冷却到室温,焙火可以提高茶叶的滋味和香气。(4)将步骤(2)养护好的桂花放进收集装置中,收集桂花香气。桂花在筛板上摊放厚度在8cm-10cm,收集条件为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60%-70%和25℃-30℃,低于这个温度开花缓慢,香味减退;高于这个温度,开花速度加快。(5)将步骤(4)收集的桂花香气释放到步骤(3)的吸香装置中,保持0.5-1小时;作为优选,吸香装置维度为25℃-30℃;真空泵与单向阀之间通管通过冷却装置使香气降温至16-20℃,低温干燥有效的保留了香气原始的香味,同时桂花经过低温刺激后,再回到25℃-30℃,可以使桂花香气成分和活性成分充分释放。复焙后绿茶平放在吸香装置中的网筛中,吸香装置通管口设在吸香装置网筛下部,桂花香气从通管口释放后,香气受热上升,通过网筛向上吹动复焙后的绿茶叶,使茶叶在香气中翻滚,充分与香气接触,有利于茶叶吸取香气。网筛边缘高于网筛底部,并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更优选为网筛边缘与吸香装置的内侧壁无缝钩挂,使茶叶吹起后又落回到网筛中,避免落入吸香装置的底部,不能充分吸收香气。由于吸香装置为密封装置,桂花香气避免外泄。桂花香气不断地通入吸香装置,导致吸香装置内气压升高,有利于茶叶吸收香气。压力过高使会推动吸香装置内的活塞上移,保持吸香装置内的气压。(6)将步骤(4)中桂花翻拌,进行下一轮次收集桂花香气,然后重复步骤(5)、(6),直到步骤(4)中闻不到桂花香气;(7)将步骤(6)所得茶叶进行干燥,即得花香型绿茶。作为优选,干燥过程为75℃-80℃和0.5h-1.0h。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方法,即通过香气采集装置来转运鲜桂花的挥发性组分,也不需要将茶叶与桂花混合,可避免茶叶与桂花接触,这样茶叶滋味化学品质基本上不受影响,又可促使绿茶产生桂花香,并且没有不良气味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不需要将茶叶与桂花混合,可使绿茶产生桂花香,并且没有不良气味产生;(2)装置使用方便,简单经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示意图;图2为为扎孔装置示意图;图中,1:收集装置,11:密封盖;111:充气阀;12:筛板;2:吸香装置;21:网筛;22:密封活塞;3:通管;31:真空泵;32:单向阀;33:温度计;4:扎孔装置;41:针;5:冷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是海水里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或器具均可市购。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1与吸香装置2,收集装置1为带有密封盖11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12,容器上部设有通管3与吸香装置2下部连通,通管上依次设有真空泵31、单向阀32,吸香装置2中设有网筛21,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吸香装置上部开口设有密封活塞22,密封活塞沿吸香装置内侧壁上下密封滑动。收集装置1为带有密封盖11的容器,方便桂花的取放在筛板12上,并使收集桂花香气时保持密封状态。密封盖11上设有充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与吸香装置,收集装置为带有密封盖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容器上部设有通管与吸香装置下部连通,通管上依次设有真空泵、单向阀,吸香装置中设有网筛,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吸香装置上部开口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沿吸香装置内侧壁上下密封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与吸香装置,收集装置为带有密封盖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容器上部设有通管与吸香装置下部连通,通管上依次设有真空泵、单向阀,吸香装置中设有网筛,钩挂在吸香装置内侧壁,吸香装置上部开口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沿吸香装置内侧壁上下密封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泵与单向阀之间通管上设有温度显示装置,通管外设有冷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香装置通管口设在吸香装置网筛下部,网筛边缘高于网筛底部,并与吸香装置的内侧壁无缝挂接。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加工高香绿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为以下步骤:
(1)将鲜茶叶除去杂物后,通过扎孔装置,然后制成绿茶,待用;
(2)将新鲜桂花摊放在竹席上,控制环境湿度与温度分别在60%-70%和室温下,养护1h-2h;
(3)将步骤(1)制成的绿茶去除非茶类夹杂物,进行复焙后放在吸香装置中;
(4)将步骤(2)养护好的桂花放进收集装置中;
(5)将步骤(4)收集的桂花香气释放到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林智朱荫张悦戴伟东施江吕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