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能源领域,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的提升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散热器或热源较小的换热装置,以及热交换表面较小的换热装置,对于换热效率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增大换热装置的固体部分的热交换面积能够提升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现有的做法是设置将热交换表面设计为凹槽表面或肋片表面来增大热交换面积,但这种做法成本较高且肋片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换热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能够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具有高肋片效率。特别是,本技术的换热装置采用多孔金属来增大热交换面积和/或热辐射面积,当使用多孔金属作为传热部件时,多孔金属的构造能够提供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且金属自身也具有较优的导热性,因而肋片效率高。另外,由于换热装置采用多孔金属,而多孔金属可以在自然中直接获取或仅需要轻微加工因而成本较低。本技术提供的换热装置包括:管道壳体,所述管道壳体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和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n管道壳体(1),所述管道壳体具有流体入口(21)、流体出口(22)、以及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流动腔室(5);/n热交换体(3),所述热交换体包括散热体或热源体,所述热交换体定位在所述管道壳体外侧以在目标流体流经所述流体流动腔室时与所述目标流体发生热交换,/n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管道壳体固定连接的多孔金属。/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管道壳体(1),所述管道壳体具有流体入口(21)、流体出口(22)、以及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流动腔室(5);
热交换体(3),所述热交换体包括散热体或热源体,所述热交换体定位在所述管道壳体外侧以在目标流体流经所述流体流动腔室时与所述目标流体发生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管道壳体固定连接的多孔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包括第一多孔金属,所述第一多孔金属定位在所述管道壳体内以使所述目标流体能够流经所述第一多孔金属(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包括第二多孔金属(6),所述第二多孔金属定位在所述管道壳体外并沿所述管道壳体的周向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管道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金属为多个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多孔金属均呈条状,所述条状第一多孔金属(41)沿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或垂直于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金属为多个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多孔金属均呈板状,其中,
各个所述板状第一多孔金属(421)彼此平行且均平行于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或者
部分所述板状第一多孔金属(421)平行于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部分所述板状第一多孔金属垂直于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部分所述板状第一多孔金属与所述目标流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技术研发人员:龙志强,S·乔利,M·辛普金斯,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英国;G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