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桩修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6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桥桩修复机器人,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有若干主体单元,主体单元包括边框体以及封堵体,封堵体形成于边框体一端,若干主体单元由封堵体相邻的两侧边沿相互连接而形成中空的检测空间,封堵体在检测空间一端合围形成有供桥桩经过的通行口;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管,所述修复管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并连通到检测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人工下水检查修复维护的情形,集检查与修复功能与一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且结构简单,灵活性和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桩修复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检测维护设备
,具体涉及桥桩修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多跨桥的中间支承结构称为桥墩或桥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顶帽的作用是把桥跨支座传来的较大而集中的力,分散而匀称地传给墩身和台身。因此顶帽应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建筑,一般用不低于200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且厚度不小于40厘米。此外,顶帽还须有较大的平面尺寸,为施工架梁及养护维修提供必要的工作面。墩身和台身是支承桥跨的主体结构,不仅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而且还直接承受土压力、水流冲击力、冰压力、船舶撞击力等多种荷载,所以墩身和台身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桥墩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受到长时间的侵蚀、水流冲击以及材料老化等影响而发生破损,这就需要进行检修。在现有的检修方案中,需要进行人工作业,特别是在水下部分,更需要检修人员装备潜水装具进行水下作业,甚至需要检修人员水下徒手摸排作业以及水下直接通过昂贵的修复材料实施修复。这种形式会极大地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桥桩修复机器人,有效改善了桥墩桥桩等水下设施的水下检修问题,提高了水下状态检查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在排空的情况下实施检查与修复作业,在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有若干主体单元,主体单元包括边框体以及封堵体,封堵体形成于边框体一端,若干主体单元由封堵体相邻的两侧边沿相互连接而形成中空的检测空间,封堵体在检测空间一端合围形成有供桥桩经过的通行口;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管,修复管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并连通到检测空间内,用于输送修复材料用于修补桥桩,如输送砂浆等。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修复装置还包括修复端口,其具有中空的浇筑嘴,修复端口设置于检测空间内并且与修复管连接,浇筑嘴与修复管连通。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修复管或者修复端口还设置有连通阀,该连通阀用于控制修复管与浇筑嘴的通断,而在需要时,打开连通阀进行修复作业。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修复装置还包括机械臂,机械臂连接到修复端口。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械臂为折叠伸缩机械臂。优选地,机器人还包括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行走轮设置到主体单元上用于在桥桩表面行走。优选地,行走轮可以设置于行走轮架上,通过轮轴与行走轮架连接,从而行走轮可以在轮轴上转动。进一步优选地,行走轮架设置于封堵体上,其可以设置于检测空间内,也可以设置于检测空间外,并且使得行走轮在工作时可以贴合桥桩表面而支持机器人的行走即可。更进一步优选地,行走轮架可以在每一个主体单元上都设置,也可以仅仅设置于部分主体单元上,也就是能够满足支持机器人的行走要求即可而可以随需求而设置。此外,更进一步地,行走轮至少其部分为设置于动力源如电机等的主动轮,从而使得机器人可以受控地进行移动行走。当然在不设动力源的情形下,机器人在外力如液下压力或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做无动力地运动也能满足要求。当然在做无动力运动时,可以给机器人的主体或者行走机构等结构上设置一个限制装置,如通过挂钩连接一个牵引绳等,而通过对机器人的牵引操作而达到控制其运动的目的。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器人还包括监控器,监控器位于检测空间内,监控器连接到边框体或封堵体。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器人还包括通气管,通气管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上,并连通到检测空间。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通气管设置于封堵体上或者设置于边框体上靠近封堵体的位置。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器人还包括气源,气源连接到通气管。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气源与通气管形成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器人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至少设置于相邻的主体单元的连接处或者主体单元与桥桩的连接处。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密封件为沿连接处设置的密封橡胶条。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监控器为视频设备。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机器人还包括配重装置,配重装置设置于边框体上。优选地,配重装置设置于主体上远离封堵体处;更优选地设置于边框体上远离封堵体的另一端。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改进,主体上还设置有吊环,该吊环形成于主体远离检测空间的外侧。这种吊环的设置可以形成于部分封堵体上,而满足对机器人及其部件的装运或者吊装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机器人的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机器人的又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公开的桥桩修复机器人,包括主体10,主体10包括有若干主体10单元,主体10单元包括边框体11以及封堵体12,封堵体12形成于边框体11一端,如图1所示的情形,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可以通过3个主体10单元相互之间拼接组合的形式形成机器人的完整的主体10结构,这里的主体10单元之间的拼接可以通过相邻两单元的边框体11以及封堵体12之间,边靠边形式的拼合,也就是该若干主体10单元由封堵体12相邻的两侧边沿相互连接而形成中空的检测空间,封堵体12在检测空间一端合围形成有供桥桩100经过的通行口,从而使得机器人的主体10通过通行口将桥桩100合围于检测空间内以供工作时进行检测。而根据检测的结构,如发现桥桩上具有需要的腐蚀破损缺口等情形是,则凭借修复装置,经由修复管30向待修复位置输送修复材料,如由砂浆泵泵送的砂浆等。为了实现较优秀的修复能力,修复管30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该若干个修复管30可以各自地连通到检测空间内,用于输送修复材料用于修补桥桩,如输送砂浆等,如图1-3所展示的实施方式就展示了一种在3个主体单元中的其中一个的边框体11上设置了修复管30,该修复管30由机械臂40进行操作修复的情形。当然为了获取更高的修复效率和修复质量,也可以在每个主体单元的边框体11、封堵体12上,不限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桩修复机器人,包括:/n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有若干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边框体以及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形成于边框体一端,所述若干主体单元由封堵体相邻的两侧边沿相互连接而形成中空的检测空间,所述封堵体在检测空间一端合围形成有供桥桩经过的通行口;/n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管,所述修复管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并连通到检测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桩修复机器人,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有若干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边框体以及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形成于边框体一端,所述若干主体单元由封堵体相邻的两侧边沿相互连接而形成中空的检测空间,所述封堵体在检测空间一端合围形成有供桥桩经过的通行口;
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管,所述修复管设置于至少一个主体单元,并连通到检测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桩修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修复端口,其具有中空的浇筑嘴,所述修复端口设置于检测空间内并且与修复管连接,所述浇筑嘴与修复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桩修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管或者修复端口还设置有连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桥桩修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到修复端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沁段益群丛祝伟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浦鲸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