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包括道路桥梁本体,沿所述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开设V型槽,在所述V型槽内填满填充物,在所述V型槽两侧分别设有锚固块,所述锚固块与所述道路桥梁本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所述锚固块之间设有预应力碳纤维板,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端设有锚具组装件,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通过所述锚具组装件与所述锚固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桥梁裂缝修固效果良好且节约修护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超重车辆较多,对桥梁的反复冲击造成的病害逐渐发展,造成桥梁承载能力降低,桥梁道路裂缝增多且宽度超标。桥梁裂缝宽度超标与该桥通过的超重车辆直接相关,该裂缝严重影响着内部空心板的承载力,即严重影响车辆即行人的安全。现有技术中,对桥梁裂缝往往采取钢板加固方案,该方案虽能提高桥梁抗弯承载力,但因为钢板是被动受力,只有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但桥梁梁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裂缝等无法得到改善;此外,钢板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困难,对施工工艺要求高,质量控制困难。采用此方案加固后,桥梁承载力得到提高,但梁板裂缝却无法改善;考虑钢板需要定期的除锈与防腐蚀,后期养护工作量大,费用高,在经济上并不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桥梁裂缝通过钢板进行加固造成经济成本高且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裂缝无法得到改善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包括道路桥梁本体,沿所述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开设V型槽,在所述V型槽内填满填充物,在所述V型槽两侧分别设有锚固块,所述锚固块与所述道路桥梁本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所述锚固块之间设有预应力碳纤维板,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端设有锚具组装件,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通过所述锚具组装件与所述锚固块连接。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为两层。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结构胶。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上方铺设有钢筋网。优选地,所述钢筋网上方设有防水层。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高粘接防水砂浆层。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沥青层。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深度为8-15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对原桥结构损伤相对较小,能够有效提高原桥承载能力,改善桥梁整体强度,改善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同时在工程造价上,碳纤维板相比粘贴钢板节约30~50%的成本,因此,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也大大节省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是耐腐蚀的材料,加固后期养护少,节约养护维修费用。2.通过对碳纤维板预应力的施加,可以直接减小桥梁在正常使用下的裂缝宽度或强迫裂缝闭合,改善桥梁板梁的受力性能,而且预应力的作用相当于给板梁施加了一个反向荷载,抵消了部分恒载内力,减小了受拉区的主钢筋应力值以及在动荷载在的应力幅,提高了结构的长期疲劳性能。采用此方案加固后,桥梁不但能满足设计荷载标准的使用要求,而且桥梁裂缝被限制发展,桥梁耐久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道路桥梁本体1;V型槽2;锚固块3;锁紧螺栓4;预应力碳纤维板5;钢筋网6;防水层7;沥青层8;锚具组装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参考图1,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包括道路桥梁本体1,沿所述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开设V型槽2,所述V型槽的深度为8-15毫米,本实施例中V型槽深度设为10毫米,可根据裂缝情况进行调整,在所述V型槽内填满填充物,在本实施例中,V型槽内填满结构胶,用力均匀填满V型槽,使得V型槽与道路本体连接稳定。所述V型槽两侧分别设有锚固块3,所述锚固块与所述道路桥梁本体通过锁紧螺栓4固定,在安装紧固螺栓钻孔的的同时,应注意用钢筋探测仪标出钢筋位置,调整钻孔位置,避免钻孔损伤主钢筋。所述锚固块3之间设有预应力碳纤维板5,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为两层以确保连接更加稳定,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端设有锚具组装件9,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5通过所述锚具组装件9与所述锚固块3连接。具体地,通过锚具组装件将碳纤维板连接在锚固块上,用张拉设备对碳纤维板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拧紧锚具组装件的锚固螺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锚具组装件与锚固块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本说明书不在一一描述。为了使得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连接更加牢固及道路水往下方渗透,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上方铺设有钢筋网6。所述钢筋网上方设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为高粘接防水砂浆层。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道路桥梁路面平整,利于车辆通行,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沥青层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对原桥结构损伤相对较小,能够有效提高原桥承载能力,改善桥梁整体强度,改善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同时在工程造价上,碳纤维板相比粘贴钢板节约30~50%的成本,因此,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也大大节省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是耐腐蚀的材料,加固后期养护少,节约养护维修费用。2.通过对碳纤维板预应力的施加,可以直接减小桥梁在正常使用下的裂缝宽度或强迫裂缝闭合,改善桥梁板梁的受力性能,而且预应力的作用相当于给板梁施加了一个反向荷载,抵消了部分恒载内力,减小了受拉区的主钢筋应力值以及在动荷载在的应力幅,提高了结构的长期疲劳性能。采用此方案加固后,桥梁不但能满足设计荷载标准的使用要求,而且桥梁裂缝被限制发展,桥梁耐久性提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桥梁本体,沿所述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开设V型槽,在所述V型槽内填满填充物,在所述V型槽两侧分别设有锚固块,所述锚固块与所述道路桥梁本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所述锚固块之间设有预应力碳纤维板,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端设有锚具组装件,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通过所述锚具组装件与所述锚固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桥梁本体,沿所述道路桥梁本体上的裂缝开设V型槽,在所述V型槽内填满填充物,在所述V型槽两侧分别设有锚固块,所述锚固块与所述道路桥梁本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所述锚固块之间设有预应力碳纤维板,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端设有锚具组装件,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通过所述锚具组装件与所述锚固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为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裂缝修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结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路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