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922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包括供能装置,所述供能装置为引导系统提供电能,还包括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通过道路轮廓和道路线性显示、路侧单元对车辆主动诱导、实时监控路况等一系列的雾区路段安全保障措施,有助于警示驾驶员在雾区环境下谨慎驾驶、建立雾区路段车辆行驶的闭塞区间、保障行驶车辆安全距离以及道路或交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路况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随双车道公路是车道数量为两个,设计车辆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在我国公路网中最为普遍。在双车道公路的两个行车方向上各有一条车道,并且车行道间没有分隔,每个方向车道用于一个方向的车辆通行,只有当视距和对向车流间隙均允许条件下,才可借用对向车道超越慢速车。因此,对于行驶于双车道公路的车辆来说,一方面受同向车辆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对向车流的影响。对于双车道公路,车道宽度、地形条件、交通组成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双车道公路车辆的运行。在大雾常发、团雾频发双向双车道公路危险路段行车尤为危险,而现有技术中尚未对于双向车道做出相对的雾区提示引导系统,导致了雾区行车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有效的提高了雾区行车的安全性,降低了雾区道路事故发生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包括供能装置,所述供能装置为引导系统提供电能,还包括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所述能见度仪实时采集环境能见度值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主控制系统中,所述主控制系统根据能见度值发出相匹配的指令至所述诱导系统中,所述诱导系统根据主控制系统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诱导动作,所述诱导系统包括若干诱导单元,所述诱导单元等距的安装在双向车道两侧,诱导单元包括:诱导箱、安装在诱导箱顶部的诱导灯、车辆探测装置、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车辆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诱导箱内并朝向行车方向,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诱导灯的状态,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指令以及相近诱导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送。优选地,在双车道的上方还安装有双面式字幕板以及摄像装置;所述双面式字幕板与所述诱导单元中的通信模块电讯号连通,所述摄像装置通过主控制系统控制且摄像装置对准车道,以使得所述摄像装置对过往车辆识别。优选地,所述诱导灯包括红灯和黄灯。优选地,能见度值>500m时所述主控制系统休眠;具体为:能见度值在200m-500m之间时,所述黄灯亮;所述能见度值小于200m时黄灯转换为红灯亮,能见度值在≤500m时所述双面式字幕板弹出警示标语。优选地,所述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采用无线射频技术传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包括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通过道路轮廓和道路线性显示、路侧单元对车辆主动诱导、实时监控路况等一系列的雾区路段安全保障措施,有助于警示驾驶员在雾区环境下谨慎驾驶、建立雾区路段车辆行驶的闭塞区间、保障行驶车辆安全距离以及道路或交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路况信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结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主控制系统1、能见度仪2、诱导单元3、红灯31、黄灯32、车辆谈车装置33、双面式字幕板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包括供能装置,所述供能装置为引导系统提供电能,还包括主控制系统1、能见度仪2和诱导系统;所述能见度仪2实时采集环境能见度值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主控制系统1中,所述主控制系统1根据能见度值发出相匹配的指令至所述诱导系统中,所述诱导系统根据主控制系统1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诱导动作。其中,能见度仪2负责整个系统能见度值的采集工作,其对该路段能见度进行实时不间断检测,采集引导系统安置路段实时能见度值,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主控制系统1。上述的主控制系统负责接受处理能见度值信息,并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将相应指令通过无线通信下发给路侧诱导单元3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诱导工作。主控制系统1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开启、关闭以及监控或者改变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值。其中,能见度仪2负责整个系统能见度值的采集工作,其对该路段能见度进行实时不间断检测,采集引导系统安置路段实时能见度值,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主控制系统1优选地,所述诱导系统包括若干诱导单元3,所述诱导单元3等距的安装在双向车道两侧,诱导单元3包括:诱导箱、安装在诱导箱顶部的诱导灯、车辆探测装置、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车辆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诱导箱内并朝向行车方向,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诱导灯的状态,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1指令以及相近诱导单元3之间的信息传送。单个诱导灯箱单元可实现单车道车辆探测、双向车辆诱导、双面字幕板信息显示等功能。相近的路侧诱导单元3间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控制信息和显示指令。优选地,在双车道的上方还安装有双面式字幕板4以及摄像装置;所述双面式字幕板4与所述诱导单元3中的通信模块电讯号连通,所述摄像装置通过主控制系统1控制且摄像装置对准车道,以使得所述摄像装置对过往车辆识别。当路侧诱导单元3检测到路段有异常情况发生时,主控制系统1发送拍照指令至摄像头对雾区路段进行实时监控。为方便驾驶员理解,使系统对车辆引导直观且高效,字幕板也会相应显示:谨慎驾驶、前方有车、前方事故等不同提示信息。单侧式车辆探测模块和双面灯板协同工作,可实现对双向行驶车辆的主动诱导功能。优选地,所述诱导灯包括红灯31和黄灯32。优选地,能见度值>500m时所述主控制系统休眠;能见度值在200m-500m之间时,所述黄灯32亮;所述能见度值小于200m时黄灯32转换为红灯31亮,能见度值在≤500m时所述双面式字幕板4弹出警示标语。当能见度值在200m-500m之间时,双面式字幕板4提示:谨慎驾驶;当探测前方有车时提示:前方有车,以提醒驾驶员不要变道超车。优选地,所述主控制系统1、能见度仪2和诱导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采用无线射频技术传输。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传输技术。其中的无线单片技术集成单片机同射频收发器,通过将单片机与无线技术相结合,发射端借助天线发出电磁波,接收端利用适配器与解调动作,达到接受讯息的效果。具有成本低、干扰少、功耗小、高稳定的特点。同其他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相比,无线单片技术通信协议简单,成本低。以下,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例举例说明:系统路侧诱导单元3硬件方面选择STM32F103RCT6作为主控芯片;在软件设计中,选择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采用RTX实时操作系统实现软件功能;通信方式选择中,选择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实现主控制系统1与路侧诱导单元3、主控制系统1和能见度仪2间通信,而路侧路侧装置间的数据通信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包括供能装置,所述供能装置为引导系统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所述能见度仪实时采集环境能见度值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主控制系统中,所述主控制系统根据能见度值发出相匹配的指令至所述诱导系统中,所述诱导系统根据主控制系统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诱导动作,所述诱导系统包括若干诱导单元,所述诱导单元等距的安装在双向车道两侧,诱导单元包括:诱导箱、安装在诱导箱顶部的诱导灯、车辆探测装置、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车辆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诱导箱内并朝向行车方向,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诱导灯的状态,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指令以及相近诱导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车道雾区引导系统,包括供能装置,所述供能装置为引导系统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系统、能见度仪和诱导系统;所述能见度仪实时采集环境能见度值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主控制系统中,所述主控制系统根据能见度值发出相匹配的指令至所述诱导系统中,所述诱导系统根据主控制系统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诱导动作,所述诱导系统包括若干诱导单元,所述诱导单元等距的安装在双向车道两侧,诱导单元包括:诱导箱、安装在诱导箱顶部的诱导灯、车辆探测装置、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所述车辆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诱导箱内并朝向行车方向,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诱导灯的状态,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指令以及相近诱导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送。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路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