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65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分体套管、驱动分体套管轴向伸缩的驱动部件、限制分体套管伸出位置的限位部件,以及防止气体携带油液溅出的排气通孔,其中,所述分体套管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所述分体套管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于相邻所述分体套管之间;所述排气通孔设于位于油罐车内的所述分体套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油安全性高、省时省力,且操作、清理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
本技术涉及液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罐车通常采用装油管装油,装油管在装油时需伸入罐车内并距离罐底20CM左右。但由于各油罐车内部空间高度不同,在油罐车高度高时,装油管的出油口将处于罐车中部位置,其无法到达罐车底部位置,此时油液到达罐车底部时容易引起喷溅,形成喷溅式装油,其极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且根据罐车的内部空间高度及顶部距离情况,装油管长度通常达到1.5米左右,操作人员在放入或提出装油管时操作极为不便,且操作强度大、费时费力;同时,装油管在装油完成后伸出时外壁将粘有大量原油,清理极为不便。同时,装油管在伸入罐车底部时,具有一定温度的油液将在管口形成大量的挥发气体,由于油罐车处于密闭状态,此时,大量的挥发气体从油液管内返出,气体将携带着原油溅出,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其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油安全性高、省时省力,且操作、清理方便的油罐车装油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分体套管、驱动分体套管轴向伸缩的驱动部件、限制分体套管伸出位置的限位部件,以及防止气体携带油液溅出的排气通孔,其中,所述分体套管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所述分体套管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于相邻所述分体套管之间;所述排气通孔设于位于油罐车内的所述分体套管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设于下部所述分体套管上的限位挡边,以及设于上部所述分体套管上的配合限位块,当下部所述分体套管伸出一定距离时通过所述限位挡边与所述配合限位块的限位配合轴向限位。油罐车装油设备还包括限制分体套管收缩位置的收缩限位块,所述收缩限位块设于上部所述分体套管的外侧壁上,当下部所述分体套管收缩一定距离时通过所述限位挡边与所述收缩限位块的限位配合轴向限位。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导向绳、两导向轮和两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两所述导向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最下侧的所述分体套管的两侧,两所述导向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导向轮绕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齿轮上。所述导向绳与分体套管的连接点与对应一侧导向轮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两所述导向轮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齿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控制导向绳缩放量的插销,所述插销在分体套管伸缩到设定位置时与所述驱动齿轮的齿槽限位配合。所述导向绳为防静电导向绳。油罐车装油设备还包括向分体套管供油的装油横管,两所述导向轮通过轮体安装架安装于装油横管上,两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齿轮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装油横管上。所述装油横管的两端设有控制油液通断的控制阀。所述分体套管为防静电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油液管设置多个分体套管,各分体套管相互套接,且分体套管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此时油液管可根据油罐车内部空间高度灵活调整长度,以使得油液管的出油口可伸入罐车底部位置,其避免了油液喷溅造成的静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装油安全性及可靠性。且分体套管的设置形式使油液管在放入或提出时可收缩,避免了装油管长度过长导致的问题,其操作方便、强度小,省时省力,且装油效率高。同时,上部分体套管在分体套管收缩时将进入下部分体套管内,此时,上部分体套管外壁上的油将被下部分体套管清理,油液管伸缩后仅有最下部分体套管上粘有油,其极大的缩小了油液管的油液清理范围,清理方便、效率高。其次,位于油罐车内的分体套管上设置有排气通孔,其使得挥发气体在进入油液管后从排气通孔散出,避免了大量气体从油液管顶部返出的现象,进入避免了气体携带原油溅出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现象的发生,其极大的降低了装油安全风险。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驱动部件和限位部件,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分体套管连接,以驱动分体套管轴向伸缩;限位部件设于相邻所述分体套管之间,以限制分体套管伸出位置。驱动部件和限位部件的设置使得分体套管伸缩方便、限位可靠;且其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油罐车装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油罐车装油设备在具体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分体套管;2、驱动部件;21、导向绳;22、导向轮;23、驱动齿轮;24、驱动手柄;3、限位部件;31、限位挡边;32、配合限位块;4、排气通孔;5、油罐车;6、收缩限位块;7、装油横管;71、轮体安装架;8、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油罐车装油设备,包括多个分体套管1、驱动部件2、限位部件3和排气通孔4。其中,各分体套管1依次套接,且分体套管1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驱动部件2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分体套管1连接,以驱动分体套管1轴向伸缩;限位部件3设于相邻分体套管1之间,以限制分体套管1的伸出位置;排气通孔4设于位于油罐车5内的分体套管1上,以防止气体携带油液溅出。本技术将油液管设置多个分体套管1,各分体套管1相互套接,且分体套管1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此时,油液管可根据油罐车5内部空间高度灵活调整长度,以使得油液管的出油口可伸入罐车底部位置,其避免了油液喷溅造成的静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装油安全性及可靠性。且分体套管1的设置形式使油液管在放入或提出时可收缩,避免了装油管长度过长导致的操作不便,其省时省力,装油效率高。同时,上部分体套管1在分体套管1收缩时将进入下部分体套管1内,此时,上部分体套管1外壁上的油将被下部分体套管1清理,油液管伸缩后仅有最下部的分体套管1上粘有油,其极大的缩小了油液管的油液清理范围,清理方便、效率高。其次,位于油罐车5内的分体套管1上设置有排气通孔4,其使得挥发气体在进入油液管后从排气通孔4散出,避免了大量气体从油液管顶部返出的现象,进入避免了气体携带原油溅出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现象的发生,其极大的降低了装油安全风险。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驱动部件2和限位部件3,驱动部件2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分体套管1连接,以驱动分体套管1轴向伸缩;限位部件3设于相邻分体套管1之间,以限制分体套管1的伸出位置。驱动部件2和限位部件3的设置使得分体套管1伸缩方便、限位可靠;且其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进一步地,限位部件3包括限位挡边31和配合限位块32。其中,限位挡边31设于相邻分体套管1的下部分体套管1上,配合限位块32设于相邻分体套管1的上部分体套管1上。当下部的分体套管1伸出一定距离时,限位挡边31与配合限位块32限位配合,此时,下部的分体套管1轴向限位,不再下移伸出。其限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限位可靠性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分体套管、驱动分体套管轴向伸缩的驱动部件、限制分体套管伸出位置的限位部件,以及防止气体携带油液溅出的排气通孔,其中,所述分体套管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所述分体套管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于相邻所述分体套管之间;所述排气通孔设于位于油罐车内的所述分体套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车装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分体套管、驱动分体套管轴向伸缩的驱动部件、限制分体套管伸出位置的限位部件,以及防止气体携带油液溅出的排气通孔,其中,所述分体套管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最底部的所述分体套管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于相邻所述分体套管之间;所述排气通孔设于位于油罐车内的所述分体套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车装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设于下部所述分体套管上的限位挡边,以及设于上部所述分体套管上的配合限位块,当下部所述分体套管伸出一定距离时通过所述限位挡边与所述配合限位块的限位配合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罐车装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分体套管收缩位置的收缩限位块,所述收缩限位块设于上部所述分体套管的外侧壁上,当下部所述分体套管收缩一定距离时通过所述限位挡边与所述收缩限位块的限位配合轴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罐车装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导向绳、两导向轮和两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两所述导向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王占平董刚陈震关海山梁田明张向辉肖淑国何琴霍恒玉刘成千秦学源毛应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