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124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9 19:02
本公开涉及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有重芳烃的原料经过密相流化床反应器进行非临氢的催化裂化反应,能够将重芳烃高效转化为轻芳烃,一方面,能够避免传统加氢工艺造成的氢耗高、操作条件较苛刻和芳烃损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解决低价值重芳烃难利用的问题,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本公开采用密相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催化裂化反应,能够进一步提升BTX产物的收率。另外,当含有重芳烃的原料中含有非芳烃时,采用本公开的方法还能够副产低碳烯烃,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


技术介绍

1、btx(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石化基础产品,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等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甲苯和二甲苯还可以作为汽油辛烷值添加剂。但芳烃生产工艺伴随c9+重芳烃的生产,目前c9+重芳烃产量大,价值低,利用途径有限,造成资源的浪费,将c9+重芳烃转化为btx无疑是资源充分利用、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

2、专利cn97106718.x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加氢脱烷基与烷基转移工艺,以c10或/和c11芳烃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负载铋和选自铁、钴、镍或钼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或氧化物的氢型丝光沸石为催化剂,于温度300-600℃,压力1.5-4.0mpa条件下反应生成c6-c9芳烃和c1-c4的石蜡烃。该工艺具有特别适于c10或/和c10以上重芳烃加氢脱烷基与烷基转移的特点,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3、专利cn200410066625.4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加氢脱烷基与烷基转移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原料中允许重质芳烃含量较低,重质芳烃利用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c10或/和c11芳烃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负载铋和钼的金属或氧化物的大孔沸石为催化剂,于温度300-600℃,压力1.0-4.0mpa条件下反应生成混二甲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混二甲苯收率高以及氢烃比低等特点,可用于重质芳烃生产混二甲苯的工业生产中。

4、由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可以看出,现有的重芳烃轻质化技术多采用固定床加氢脱烷基的方法,但加氢过程存在氢耗高、操作条件较苛刻、芳烃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芳烃难利用以及由加氢处理造成的氢耗高、操作条件较苛刻和芳烃损失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有重芳烃的原料进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与裂化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得到裂化反应产物;使所述裂化反应产物进行第一分离,得到其他产物、轻馏分和重馏分;使所述轻馏分进行第二分离,得到苯产品、甲苯产品和二甲苯产品;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床层密度为180-700kg/m3;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催化剂活性为60-99;部分所述裂化催化剂来自添加的新鲜剂。

3、可选地,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床层密度为300-500kg/m3,床层线速为0.4-2m/s。

4、可选地,所述催化裂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55-720℃,优选为580-660℃;剂油比为(1-100):1,优选为(5-30):1;催化剂活性为60-90。

5、可选地,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的初馏点为120-150℃,终馏点为200-250℃。

6、可选地,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中c9+芳烃的含量为20-100重量%。

7、可选地,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选自蒸汽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化汽油重芳烃、催化重整重芳烃和px二甲苯塔底c9+重芳烃中的至少一种。

8、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出口物料经沉降器分离,得到待生催化剂和所述裂化反应产物;使所述待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进行再生处理,得到再生催化剂;使所述再生催化剂经再生斜管返回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

9、可选地,所述再生斜管上设有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该方法还包括:使新鲜剂经过所述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进入所述再生斜管。

10、可选地,在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部设置第二新鲜剂入口和原料入口且所述第二新鲜剂入口设置在所述原料入口的上游。

11、可选地,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为上行式反应器或下行式反应器。

12、可选地,所述裂化催化剂包括沸石、无机氧化物和可选的粘土;以所述裂化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沸石的含量为5-70重量%,无机氧化物的含量为1-95重量%,粘土的含量为1-50重量%。

13、可选地,所述沸石包括大孔沸石和可选的中孔沸石;所述中孔沸石选自zsm沸石;所述大孔沸石选自β型沸石和y型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和/或三氧化二铝;所述粘土为高岭土和/或多水高岭土。

14、可选地,以所述沸石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大孔沸石的含量为40-100重量%,优选为60-100重量%;所述中孔沸石的含量为0-60重量%,优选为0-25重量%。

15、可选地,所述裂化催化剂含有稀土元素,优选地,所述大孔沸石为经稀土元素改性的y型沸石。

16、可选地,使部分或者全部的所述重馏分返回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参与所述催化裂化反应。

17、可选地,所述新鲜剂的重量与所述裂化催化剂的总重量之比为0.2以下。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含有重芳烃的原料经过密相流化床反应器进行非临氢的催化裂化反应,能够将重芳烃高效转化为轻芳烃,一方面,能够避免传统加氢工艺造成的氢耗高、操作条件较苛刻和芳烃损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解决低价值重芳烃难利用的问题,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本公开采用密相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催化裂化反应,能够进一步提升btx产物的收率。另外,当含有重芳烃的原料中含有非芳烃时,采用本公开的方法还能够副产低碳烯烃,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床层密度为300-500kg/m3,床层线速为0.4-2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55-720℃,优选为580-660℃;剂油比为(1-100):1,优选为(5-30):1;催化剂活性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的初馏点为120-150℃,终馏点为200-2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中C9+芳烃的含量为20-10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选自蒸汽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化汽油重芳烃、催化重整重芳烃和PX二甲苯塔底C9+重芳烃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出口物料经沉降器分离,得到待生催化剂和所述裂化反应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斜管上设有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该方法还包括:使新鲜剂经过所述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进入所述再生斜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部设置第二新鲜剂入口和原料入口且所述第二新鲜剂入口设置在所述原料入口的上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为上行式反应器或下行式反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催化剂包括沸石、无机氧化物和可选的粘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包括大孔沸石和可选的中孔沸石;所述中孔沸石选自ZSM沸石;所述大孔沸石选自β型沸石和Y型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沸石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大孔沸石的含量为40-100重量%,优选为60-100重量%;所述中孔沸石的含量为0-60重量%,优选为0-2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催化剂含有稀土元素,优选地,所述大孔沸石为经稀土元素改性的Y型沸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部分或者全部的所述重馏分返回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参与所述催化裂化反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剂的重量与所述裂化催化剂的总重量之比为0.2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芳烃催化转化生产轻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床层密度为300-500kg/m3,床层线速为0.4-2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55-720℃,优选为580-660℃;剂油比为(1-100):1,优选为(5-30):1;催化剂活性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的初馏点为120-150℃,终馏点为200-2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中c9+芳烃的含量为20-10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芳烃的原料选自蒸汽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解汽油重芳烃、催化裂化汽油重芳烃、催化重整重芳烃和px二甲苯塔底c9+重芳烃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出口物料经沉降器分离,得到待生催化剂和所述裂化反应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斜管上设有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该方法还包括:使新鲜剂经过所述第一新鲜催化剂入口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魏晓丽刘宪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