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97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端由后向前依次固定过滤器、液压泵以及液位显示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油箱内部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液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油箱下端固定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与油箱内部连通,所述液位显示器与液位传感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实时观察油液量,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
本技术是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属于加油

技术介绍
加油车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加油装置,其主要包括装载油液的油箱,将油箱中的油液输送到需要油液的设备中,实现加油。现有的加油车的油箱一般由不透明的材料制造而成,人员仅仅通过外表的观察,无法及时了解油箱中的具体油液量,从而不能及时向油箱内部添加油液,导致向设备中输送油液时,还未加满,油箱中的油液就已经加完,需要再次移动油箱,加入充足油液后再通过加油车向设备进行输送,操作麻烦,使用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加油车油箱一般由不透明的材料制造而成,仅仅通过外表的观察,无法及时了解油箱中的具体油液量,容易造成在加油过程中,油箱中的油液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实时观察油液量,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端由后向前依次固定过滤器、液压泵以及液位显示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油箱内部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液压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油箱下端固定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与油箱内部连通,所述液位显示器与液位传感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垫块,所述油箱左端下部位置固定连轴,所述连轴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脚轮,两个所述脚轮分别设在油箱前后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转接块与液位显示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左端固定护罩,所述护罩包括两个横框以及连接在两个横框之间左部位置的竖框,两个所述横框分别固定在油箱上下两端,上侧所述横框设在液位显示器左端,所述竖框安装在油箱左端,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转接块均设在护罩内部,所述竖框右端开设U形槽且竖框通过U形槽卡装在连轴外端。进一步地,所述连轴上端固定扶手,所述扶手左端对称固定两个油管挂柱,所述扶手左端通过两个油管挂柱挂置加油管路。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上端固定出油压力表,所述液压泵后端设有出液接头。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端左前部位置开设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端通过螺纹安装密封盖。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端固定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上端固定套框,所述套框套装在液压泵的打油手柄上,所述套框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加工为圆弧面,所述电动缸通过电线与定时插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1.本技术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油箱中的油液高度且通过液位显示器将实际的油液量显示出来,便于人员实时对油箱中的油液量进行了解。2.在定时插座上设置合适的时间后,使电动缸运行合适的时间后自行停止,电动缸工作过程中通过套框带动液压泵的打油手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通过液压泵进行油液输送,由于电动缸的工作时间段是提前设定好的,故而便于控制输出的油液量,当工作环境中难以接电时,人员手动按压液压泵的打油手柄进行油液输送,实现了两种驱动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中护罩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中套框的示意图。图中:1-油箱、2-脚轮、3-加油管路、4-过滤器、5-扶手、6-液压泵、7-电动缸、8-护罩、9-液位显示器、10-密封盖、11-液位传感器、12-转接块、13-垫块、21-连轴、51-油管挂柱、71-套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包括由不锈钢材料制造而成的油箱1,油箱1上端由后向前依次固定过滤器4、液压泵6以及液位显示器9,过滤器4便于对油液进行过滤,过滤器4的进液口与油箱1内部连通,过滤器4的出液口与液压泵6的进液口连通,通过液压泵6将油箱1内部的油液进行抽出,便于向设备中输送油液,油箱1下端固定液位传感器11且液位传感器11与油箱1内部连通,液位显示器9与液位传感器11连通,液位传感器11便于检测油箱中的油液高度且通过液位显示器9将实际的油液量显示出来,便于人员实时对油箱中的油液量进行了解。油箱1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垫块13,油箱1左端下部位置固定连轴21,连轴21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脚轮2,两个脚轮2分别设在油箱1前后两端,垫块13便于在油箱1竖直放置时对油箱1进行支撑,便于油箱1的稳定放置,脚轮2便于本技术的移动。液位传感器11通过转接块12与液位显示器9连通,转接块12便于液位传感器11与液位显示器9的连接。油箱1左端固定护罩8,护罩8包括两个横框以及连接在两个横框之间左部位置的竖框,两个横框分别固定在油箱1上下两端,上侧横框设在液位显示器9左端,竖框安装在油箱1左端,液位传感器11以及转接块12均设在护罩8内部,竖框右端开设U形槽且竖框通过U形槽卡装在连轴21外端,护罩8便于对液位传感器11以及垫块13进行遮挡以及保护。连轴21上端固定扶手5,扶手5左端对称固定两个油管挂柱51,扶手5左端通过两个油管挂柱51挂置加油管路3,通过拉动扶手5便于带动本技术移动,油管挂柱51便于对加油管路3进行悬挂,便于加油管路3的收纳。过滤器4上端固定出油压力表,液压泵6后端设有出液接头,出油压力表便于对油液的压力进行显示,出液接头便于与加油管路3连接,通过加油管路3将油液输送到相关的设备中。油箱1上端左前部位置开设加油口,加油口上端通过螺纹安装密封盖10,密封盖10便于对加油口进行封闭,油箱1内部油液较少时,旋开密封盖10,并通过加油口向油箱1内部添加油液。油箱1上端固定电动缸7,电动缸7上端固定套框71,套框71套装在液压泵6的打油手柄上,套框71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加工为圆弧面,套框71的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打油手柄的直径,便于打油手柄的摆动,电动缸7通过电线与定时插座连接,定时插座与外接电源连接,接通电动缸7的电源,在定时插座上设置合适的时间后,使电动缸7运行合适的时间后自行停止,电动缸7工作过程中通过套框71带动液压泵6的打油手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通过液压泵6进行油液输送,由于电动缸7的工作时间段是提前设定好的,故而便于控制输出的油液量,当工作环境中难以接电时,人员手动按压液压泵6的打油手柄进行油液输送,实现了两种驱动方式。工作过程:取下加油管路3,将加油管路3与液压泵6的出液接头连接,然后将加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到待加油容器上,通过手动或者电动缸7驱动实现反复按压打油手柄,在按压打油手柄过程中观看出油压力表,压力值需低于待加油容器的最大压力值,当待加油容器内油量达到目标值后,停止按压打油手柄,断开加油管路3与待加油容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上端由后向前依次固定过滤器(4)、液压泵(6)以及液位显示器(9),所述过滤器(4)的进液口与油箱(1)内部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出液口与液压泵(6)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油箱(1)下端固定液位传感器(11)且液位传感器(11)与油箱(1)内部连通,所述液位显示器(9)与液位传感器(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上端由后向前依次固定过滤器(4)、液压泵(6)以及液位显示器(9),所述过滤器(4)的进液口与油箱(1)内部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出液口与液压泵(6)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油箱(1)下端固定液位传感器(11)且液位传感器(11)与油箱(1)内部连通,所述液位显示器(9)与液位传感器(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垫块(13),所述油箱(1)左端下部位置固定连轴(21),所述连轴(21)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脚轮(2),两个所述脚轮(2)分别设在油箱(1)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11)通过转接块(12)与液位显示器(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余液的加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左端固定护罩(8),所述护罩(8)包括两个横框以及连接在两个横框之间左部位置的竖框,两个所述横框分别固定在油箱(1)上下两端,上侧所述横框设在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方元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