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外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1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门外板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前门外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车窗外水切的外水切安装部和外水切凸台部,外水切安装部位于外水切凸台部的上侧,前门外板的前上侧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安装孔竖向贯穿所述外水切凸台部,其中,安装孔的上边界位于外水切安装部内,安装孔的下边界位于外水切凸台部下方的前门外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门外板,由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延伸至外水切安装部上,而外水切安装部满足与前门外板同时正冲冲孔的成孔要求,因此,安装孔可以一次冲孔成型,无需使用两套冲孔模具,可以节省一套冲孔模具,避免了为制作安装孔而采用两套模具造成制作成本高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门外板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门外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避免外后视镜安装在三角窗区域造成的视觉盲点,降低汽车行驶存在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车型的外后视镜选择安装在车门上。目前,外后视镜安装在前门外板上外水切下方的外水切安装位置上,需要在前门外板上设置外后视镜安装孔,用于外后视镜安装底座结构和外后视镜线束的安装,而由于外后视镜安装孔的开孔位置从外水切台面向下过渡到前门外板的外表面上,此时,外后视镜安装孔的制作需要两道冲压冲孔工序:一是前门外板正冲孔一次;二是外水切台面部分侧冲孔一次。这种开孔形式,采用的模具强度能够满足,但是需要增加一套模具,导致制作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门外板,旨在解决现有外后视镜安装于车门上造成制作成本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门外板,所述前门外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车窗外水切的外水切安装部和外水切凸台部,所述外水切安装部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的上侧,所述前门外板的前上侧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贯穿所述外水切凸台部,其中,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安装部内,所述安装孔的下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下方的所述前门外板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水切安装部的上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外水切加强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水切加强部的上边界为向上弓起的上弧形线条。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弧形线条的最高点至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界在竖直方向的高度H≥15mm。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弧形线条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前方和后方延伸,至与所述外水切安装部的上边界平滑衔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弧形线条向前方和后方延伸的长度L为70mm-75mm。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水切安装部与所述外水切加强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水切加强部与所述过渡连接部之间边界为向上弓起的下弧形线条,所述下弧形线条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下边界的两端相交。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下边界为向下弓起的弧线,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下边界的弧度小于所述外水切加强部的所述下弧形线条的弧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前门外板。本技术提供的前门外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前门外板,由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延伸至外水切下方的外水切安装部上,而外水切安装部满足与前门外板同时正冲冲孔的成孔要求,因此,安装孔可以一次冲孔成型,无需使用两套冲孔模具,可以节省一套冲孔模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制作安装孔而采用两套模具造成制作成本高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能够缩短制作时间。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由于安装了上述的前门外板,因此能够降低前门外板的制作成本,缩短制作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门外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门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门外板;2、外水切凸台部;3、外水切安装部;4、过渡连接部;5、外水切加强部;6、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前门外板进行说明。前门外板1的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车窗外水切的外水切安装部3和外水切凸台部2,外水切安装部3位于外水切凸台部2的上侧,前门外板1的前上侧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6,安装孔6竖向贯穿外水切凸台部2,其中,安装孔6的上边界位于外水切安装部3内,安装孔6的下边界位于外水切凸台部2下方的前门外板1上。本技术提供的前门外板1,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6延伸至外水切下方的外水切安装部3上,而外水切安装部3满足与前门外板1同时正冲冲孔的成孔要求,因此,安装孔6可以一次冲孔成型,无需使用两套冲孔模具,可以节省一套冲孔模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制作安装孔6而采用两套模具造成制作成本高的问题,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缩短制作时间,提高制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外水切安装部3和外水切凸台部2为前门外板1的一部分,是与前面外板一体成型,由于汽车前门在安装车窗外水切的部位为向汽车内侧沉陷,因此,外水切凸台部2也是连接在外水切安装部3和前门外板1之间的过渡部分,外水切凸台部2为向汽车内侧倾斜的斜面,左右两侧对称的外水切凸台部2,沿左右方向的横断面为梯形结构,而外水切安装部3沿外水切凸台部2的上边界向上延伸,且外水切安装部3竖直方向的断面为向汽车内侧凸起的弧形结构。关于本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术语,是以汽车的方位为参照而定,以便于理解和描述,不构成对本实施例的限制。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前门外板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外水切安装部3的上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外水切加强部5。由于外后视镜的安装孔6向上延伸到外水切安装部3上,因此,外水切安装部3会有一部分的镂空,且由于安装孔6的上边界会更加靠近前门外板1的上边界线,这会降低外水切安装部3的强度,也会降低前门整体的刚度,且冲孔的模具也会由于安装孔6的向上延伸、边界宽度降低而降低强度,因此本实施例在外水切安装部3上侧设置外水切加强部5,相应的是增大了安装孔6外边界到外水切安装部3上边界的宽度,或者说保证安装孔6到外水切安装部3上边界的宽度,或者说保证了安装孔6到整个前面外板的上边界的宽度,在保证制作对应的冲孔模具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设置的安装孔6能够支撑安装外后视镜后的强度和前门的整体刚度,提高外后视镜安装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位于外水切加强部5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冲孔模具的强度、外后视镜的安装强度及前门的刚度。其中,外水切加强部5的外表面相对于外水切安装部3的外表面向车内侧具有至少3mm的沉降量,目的是增加外水切加强部5连接的强度,实际中,由于前门外板1、外水切凸台部2、外水切安装部3和外水切加强部5均为曲面,因此,外水切加强部5与外水切安装部3连接的部位至少需要沉降3mm。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外水切加强部5的上边界为向上弓起的上弧形线条。其中,安装孔6的前后两端不超出上弧形线条的前后对应的两端。通过设置流线型的上弧形线条,增加安装孔6上边界到玻璃车窗之间的高度,或者是增加安装孔6到外水切加强部5的上边界之间的高度,也就是增大了安装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门外板,所述前门外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车窗外水切的外水切安装部和外水切凸台部,所述外水切安装部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外板的前上侧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贯穿所述外水切凸台部,其中,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安装部内,所述安装孔的下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下方的所述前门外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门外板,所述前门外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车窗外水切的外水切安装部和外水切凸台部,所述外水切安装部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外板的前上侧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贯穿所述外水切凸台部,其中,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安装部内,所述安装孔的下边界位于所述外水切凸台部下方的所述前门外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切安装部的上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外水切加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切加强部的上边界为向上弓起的上弧形线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线条的最高点至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界的竖直方向的高度H≥1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保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