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行道闸装置,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该通行道闸装置包括通行道闸、摄像头组、投影仪;所述通行道闸设置有道闸挡板;所述摄像头组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上方,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之前,且投影朝向与所述道闸挡板相对,用于接收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并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该通行道闸装置可以实现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行道闸装置
本申请涉及交通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行道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行道闸已发展成为人脸识别通行道闸,现有技术的做法为人脸识别装置装在人行道闸的左侧或者右侧。人脸识别装置通常由三个模块组成:人脸识别摄像头、人脸识别显示屏、以及后台数据库。人脸识别摄像头作用对人脸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到的数据传递到后台数据库进行人脸比对和传递到显示屏进行显示,识别图像比对结果和控制道闸开关与否。现有技术中,当人流比较多时显示屏通常需要实时显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显示屏功耗和发热量较大,而通常显示屏的模块和人脸识别摄像头模块、后台数据模块通常是集成在一个装置里面,发热量和功耗的增加很容易带来通行道闸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比如由于设备过热而导致设备死机或者重启等。此外,现有的道闸装置的显示屏太小,易导致信息显示的不齐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行道闸装置,该通行道闸装置可以实现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行道闸装置,包括通行道闸、摄像头组、投影仪;所述通行道闸设置有道闸挡板;所述摄像头组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上方,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之前,且投影朝向与所述道闸挡板相对,用于接收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并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通行道闸包括第一闸柱、第二闸柱、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闸柱上的第一道闸挡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闸柱上的第二道闸挡板,所述第一闸柱和第二闸柱分立两侧,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柱和第二闸柱之间;所述摄像头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柱和第二闸柱的上方,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柱和所述第二闸柱之间,用于接收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并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通行道闸装置将摄像头组和投影仪分开设置,摄像头组采集到人脸图像数据后,通过投影仪将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第一道闸挡板和第二道闸挡板上,在进行人脸识别后控制第一道闸挡板和第二道闸挡板是否打开或关闭;从而使用投影仪代替显示屏模块,解决了显示屏连续工作时功耗和发电量大的问题,防止设备因过热而导致设备死机或者重启等,且投影仪相比显示屏的成本更加低廉,从而可以实现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此外,将人脸图像数据通过投影仪投影至道闸挡板上,还可以解决因显示屏太小导致的信息显示不齐全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支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两侧轴线上,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采光朝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支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柱和所述第二闸柱的闸柱中轴线上,并与所述第一闸柱和所述第二闸柱的闸柱内壁线相邻放置,且不超出所述闸柱内壁线。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闸柱和第二闸柱之间为通行道,第一闸柱、第二闸柱的闸柱中轴线与通行道相互垂直;在行人通过该通行道闸装置时,由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设置于闸柱中轴线上,行人走近通行道达到合适的距离时即可识别,从而提高通行通过率。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采光朝向相反,则在行人从正方向或反方向通过该通行道闸装置时,保证总有一个摄像头(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实现对行人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实现该通行道闸装置在行人从正方向或反方向通过时,都可以使用,提高该通行道闸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组中的摄像头与所述通行道闸的轴线之间设置有预设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闸柱中轴线的夹角在15°和20°之间。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摄像头组以闸柱中轴为平行轴,根据第一摄像头朝向为后,第二摄像头朝向为前为基准,均倾斜15°到20°区间做为摄像头倾斜采光朝向角度;从而,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以15°到20°的区间倾斜朝向闸柱通行区域进行放置,当行人靠近该通行道闸装置时,由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在道闸中的位置,可以获取的图像面更广,获得景深效应,且由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的倾斜角度,更容易直面采集到道闸前方正面的通行人的图像,进而提高人脸识别正面采集图像设别率。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包括第一投影仪和第二投影仪,分别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投影仪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从前方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所述第二投影仪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从后方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包括第一投影仪和第二投影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柱和所述第二闸柱上,所述第一投影仪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从前方投影至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上,所述第二投影仪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从后方投影至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行人从正方向或反方向通过该通行道闸装置时,保证总有一个投影仪(第一投影仪或第二投影仪)实现对行人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投影;从而实现该通行道闸装置在行人从正方向或反方向通过时,都可以使用,进一步提高该通行道闸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道闸挡板包括第一道闸挡板和第二道闸挡板,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内侧,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的高度与所述摄像头组的高度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的高度与所述摄像头组的高度平行。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道闸挡板和第二道闸挡板接近与摄像头组平行,便于行人能在进入道闸区间后,行人可以直视摄像头组,从而更便捷地通过投影仪的投影效果与摄像头组的对应关系找准识别角度。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机身转轴,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分别通过所述机身转轴安装于所述通行道闸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机身转轴,所述第一道闸挡板和所述第二道闸挡板分别通过所述机身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闸柱和所述第二闸柱的闸柱内壁。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机身转轴可以实现第一道闸挡板和第二道闸挡板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与所述道闸挡板之间的投影距离为预设投影距离,以使所述投影仪的投影图像覆盖所述道闸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机身转轴上方。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安装于机身转轴上方,从而使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可以隐藏在机身转轴上,使该通行道闸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美观。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红外对射探测器,分别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内侧,且与所述道闸挡板平行设置。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红外对射探测器可以检测行人通过该通行道闸装置的通行状态,实现防尾随、防夹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库,与所述摄像头组连接,用于接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行道闸、摄像头组、投影仪;/n所述通行道闸设置有道闸挡板;/n所述摄像头组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上方,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n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之前,且投影朝向与所述道闸挡板相对,用于接收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并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行道闸、摄像头组、投影仪;
所述通行道闸设置有道闸挡板;
所述摄像头组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上方,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并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之前,且投影朝向与所述道闸挡板相对,用于接收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并将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投影至所述道闸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支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通行道闸的两侧轴线上,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采光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中的摄像头与所述通行道闸的轴线之间设置有预设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通行道闸的轴线的夹角在15°和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行道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包括第一投影仪和第二投影仪,分别设置于所述道闸挡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投影仪将所述人脸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张昌泰,江李生,郑彩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