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闸与道闸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限制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道闸与道闸系统。
技术介绍
道闸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小区及企事业单位的出入口,以方便有序地管理机动车辆的出入。其中,有些道闸的整体结构呈栅栏的形式,其具体包括底梁、与底梁平行设置的顶梁,以及多个彼此平行设置于底梁与顶梁之间的连杆单元,连杆单元的一端与底梁的顶部铰接,连杆单元的另一端与顶梁的底部铰接,沿底梁的宽度方向,连杆单元位于底梁及顶梁覆盖的范围内;如此,任意两连杆单元、底梁及顶梁之间共同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机构。这种道闸在自水平状态转动抬升的过程中,由于相邻的两连杆单元之间的间隙较小,故道闸在抬升一定角度之后,相邻的两连杆单元易发生干涉。为克服上述不足,市场上有些道闸将连杆单元分为两排,每排连杆单元均沿底梁的长度方向排列,该两排连杆单元之间沿底梁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均相互错开,则能够相互接触的两连杆单元之间的距离翻倍,故该种道闸能够抬升更大的角度。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连杆单元分为两排之后,底梁及顶梁宽度方向的尺寸将相应增大,而这将明显增大道闸的整体重量,进而使道闸的驱动装置所需的功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道闸与道闸系统,以解决目前的道闸整体重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闸,包括:底梁;顶梁,与所述底梁相对设置;以及至少一组连杆模组,所述连杆模组包括两连杆单元,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与所述底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梁;/n顶梁,与所述底梁相对设置;以及/n至少一组连杆模组,所述连杆模组包括两连杆单元,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与所述底梁连接,所述连杆单元的顶端与所述顶梁连接,所述两连杆单元沿所述底梁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均错开设置,且沿所述宽度方向,至少一所述连杆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梁及所述顶梁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梁;
顶梁,与所述底梁相对设置;以及
至少一组连杆模组,所述连杆模组包括两连杆单元,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与所述底梁连接,所述连杆单元的顶端与所述顶梁连接,所述两连杆单元沿所述底梁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均错开设置,且沿所述宽度方向,至少一所述连杆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梁及所述顶梁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模组还包括:
两底梁连接件,与所述连杆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底梁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梁;以及
两顶梁连接件,与所述连杆单元一一对应,所述顶梁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顶梁且与所述底梁连接件对应;
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与所述底梁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杆单元的顶端与所述顶梁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梁的顶部,所述顶梁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顶梁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轴,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底梁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底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
所述顶梁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对应,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顶梁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顶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
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杆单元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连杆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梁及所述顶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梁连接件包括一所述第一连接轴及一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底梁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沿所述宽度方向朝背离所述底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沿所述宽度方向,同一所述连杆模组内的两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所述两连杆单元之间,同一所述连杆模组内的两第一连接轴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顶梁连接件包括一所述第二连接轴及一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梁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沿所述宽度方向朝背离所述顶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沿所述宽度方向,同一所述连杆模组内的两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两连杆单元之间,同一连杆模组内的两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延伸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梁连接件包括两所述第一连接轴及一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底梁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沿所述宽度方向朝背离所述底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沿所述宽度方向,同一所述连杆模组内的两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所述两连杆单元之间,同一所述底梁连接件内的两所述第一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
所述顶梁连接件包括两所述第二连接轴及一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梁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沿所述宽度方向朝背离所述底梁的中心的一端延伸,沿所述宽度方向,同一所述连杆模组内的两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两连杆单元之间,同一所述顶梁连接件内的两所述第二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君,骆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红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