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自动检测变压器的电压,包括用于提供检测电源的供电箱、导电接头定位架、机械臂抓取机构;其中,供电箱包括箱体以及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箱体电性连接的导电接头组件;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用于放置并定位导电接头组件的定位结构;机械臂抓取机构将导电接头组件从定位结构取下并将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变压器的导电端,以实现供电箱向变压器输出一定电压值的电压从而检测变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臂抓取机构代替人工操作,将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变压器上,使供电箱向变压器输送一定电压值,以便检测变压器,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一种装置,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电力变压器生产过程中,以及新安装的变压器投入运行之前,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常规测试,包括电压检测,电压检测的常规方法为:操作工人将检测电源的接头连接到变压器上,然后通电,检测电源向变压器输入特定电压值的检测电流,然后测量并记录变压器的各个工作性能参数。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电源输入的检测电流电压值很高,稍有不慎,很容易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也有不少技术人员想设计变压器的自动检测设备,而难点在于,检测电源的接头是夹子状,且是通过直线弹簧线连接的,接头的位置和方位不可控,自动设备无法准确地抓取到接头,亦无法准确地进行夹取。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检测设备,可全自动地完成变压器的电压检测,避免其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其目的是全自动地进行变压器的电压检测,避免变压器电压检测过程中造成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自动检测变压器的电压,所述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提供检测电源的供电箱、导电接头定位架以及机械臂抓取机构,所述供电箱包括箱体以及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箱体电性连接的导电接头组件,所述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用于放置并定位导电接头组件的定位结构;所述机械臂抓取机构将导电接头组件从定位结构取下并将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变压器的导电端,以实现供电箱向变压器输出一定电压值的电压从而检测变压器。进一步的,导电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触件,第一导电接触件和第二导电接触件分别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箱体电性连接;定位结构包括供第一导电接触件放置并定位的第一定位座和供第二导电接触件放置并定位的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座的数量与第一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第二定位座的数量与第二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进一步的,箱体朝向定位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端子和位于第一导电端子下方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的数量与第一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第二导电端子的数量与第二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第一导电接触件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第二导电接触件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横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第一定位座设于第一横杆的上侧,第二定位座设于第二横杆的下侧。进一步的,导电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触件,第一导电接触件与第二导电接触件均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夹子。进一步的,第一定位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凸设有可供第一导电接触件夹持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座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基座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凸设有可供第二导电接触件夹持的第二定位板。进一步的,柔性导电介质包括多个呈直线弹簧形状的电线,每个第一导电接触件均对应于一根电线,每个第二导电接触件均对应于一根电线。进一步的,导电接头定位架为绝缘体材质。进一步的,机械臂抓取机构包括用于取放导电接头组件的机械抓手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视觉拍照部件和位置传感器,视觉拍照部件用于拍照并识别导电接头组件的水平位置,位置传感器用于识别导电接头组件的竖直位置横向定位的视觉定位相机和用于竖向定位的位移传感器。进一步的,导电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触件,机械抓手的爪臂内侧设有与第一导电接触件端部配合的第一槽位以及与第二导电接触件端部配合的第二槽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导电接头定位架,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可放置并定位导电接头组件的定位结构,使得摇晃不定的导电接头组件准确地定位于导电接头定位架上,位置和方位准确,便于机械臂抓取机构进行抓取,使得自动化电压检测易于实现;另,机械臂抓取机构代替人工操作,将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变压器上,使供电箱向变压器输送一定电压值,以便检测变压器,实现了全自动电压检测,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供电箱、导电接头定位架以及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接触件与第一定位座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械臂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械抓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供电箱;11、导电接头组件;111、第一导电接触件;112、第二导电接触件;12、柔性导电介质;13、第一导电端子;14、第二导电端子;20、导电接头定位架;21、定位结构;211、第一定位座;212、第二定位座;213、第一定位板;214、第一凹槽;22、第一横杆;23、第二横杆;30、机械臂抓取机构;31、机械臂;32、机械臂安装座;33、机械臂控制箱;34、龙门架;341、横梁;342、导轨;35、驱动装置;36、承载板;37、机械抓手;371、第三基座;372、爪臂;373、第一槽位;374、第二槽位;375、第一安装板;376、第二安装板;381、视觉拍照部件;382、位置传感器;40、变压器;41、高压导电端子;42、低压导电端子;50、安全光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自动检测变压器的电压,以达到降低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供电箱10、导电接头定位架20以及机械臂抓取机构30。供电箱10用于向变压器40提供检测电源,供电箱10包括箱体以及通过柔性导电介质12与箱体电性连接的导电接头组件11,在实际检测操作中,变压器40的型号不一样,变压器40的导电端所在位置也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接头组件11通过柔性导电介质12与箱体电性连接,因此导电接头组件11可移动的范围较广,移动角度更灵活,可以与不同型号变压器40的导电端相适配,适用性广。机械臂抓取机构30与供电箱10间隔设置,机械臂抓取机构30与供电箱10之间限定出一个用于放置变压器40的检测工位,机械臂抓取机构30用于抓取导电接头组件11。导电接头定位架20位于机械臂抓取机构30与供电箱10之间,导电接头定位架20包括用于放置并定位导电接头组件11的定位结构21,定位结构21可以限位导电接头组件11的位置,方便机械臂抓取机构30抓取,提高抓取效率。工作时,利用运输车将变压器40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自动检测所述变压器的电压,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提供检测电源的供电箱,包括箱体以及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所述箱体电性连接的导电接头组件;/n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用于放置并定位所述导电接头组件的定位结构;以及/n机械臂抓取机构,所述机械臂抓取机构将所述导电接头组件从所述定位结构取下并将所述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导电端,以实现所述供电箱向所述变压器输出一定电压值的电压从而检测所述变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自动检测所述变压器的电压,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检测电源的供电箱,包括箱体以及通过柔性导电介质与所述箱体电性连接的导电接头组件;
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用于放置并定位所述导电接头组件的定位结构;以及
机械臂抓取机构,所述机械臂抓取机构将所述导电接头组件从所述定位结构取下并将所述导电接头组件电性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导电端,以实现所述供电箱向所述变压器输出一定电压值的电压从而检测所述变压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触件,所述第一导电接触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接触件分别通过所述柔性导电介质与所述箱体电性连接;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接触件放置并定位的第一定位座和供所述第二导电接触件放置并定位的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所第二定位座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朝向所述定位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下方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件的数量相适配;所述第一导电接触件通过所述柔性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件通过所述柔性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电压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定位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继平,宁武富,段显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