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应用市场发展迅猛,开发具有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降低动力电池成本以提升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求。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比磷酸铁锂材料更高的可逆容量和电压平台,比钴酸锂材料明显的成本优势,成为当前电动乘用车的主要选择方案。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三元正极材料中过于小的颗粒与电解液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且锂离子在颗粒内部迁移距离短,因而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过充、过放,而过于大的颗粒则相反,充放电不充分容易造成电池容量发挥低于预期。而窄粒径分布的三元材料不仅能够减少过充、过放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和电池失效问题,有利于降低电池极化,提升电池安全性,还能够明显提升制浆的稳定性和涂布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三元前驱体是生产三元正极的关键性材料,其通过与锂源混合烧结制成三元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的粒径分布直接决定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分布,因此,制备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 ...
【技术保护点】
1.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配置溶液:按照预定的摩尔比例配置镍离子、钴离子和M离子的混合溶液A、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第一络合剂溶液C1;/n配置底液:向反应装置中加入纯水、第二强碱性溶液B2和第二络合剂溶液C2;/n成核阶段:向所述底液中同时加入所述混合溶液A、所述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所述第一络合剂溶液C1,充分反应形成晶核;/n生长阶段:成核结束后,继续将所述混合溶液A、所述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所述第一络合剂溶液C1,使晶核继续生长,期间在反应装置中的溶液到达或低于所述反应装置的满液位时,进行提浓处理,使滤清液排出反应装置外,晶核继 ...
【技术特征摘要】
1.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配置溶液:按照预定的摩尔比例配置镍离子、钴离子和M离子的混合溶液A、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第一络合剂溶液C1;
配置底液:向反应装置中加入纯水、第二强碱性溶液B2和第二络合剂溶液C2;
成核阶段:向所述底液中同时加入所述混合溶液A、所述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所述第一络合剂溶液C1,充分反应形成晶核;
生长阶段:成核结束后,继续将所述混合溶液A、所述第一强碱性溶液B1和所述第一络合剂溶液C1,使晶核继续生长,期间在反应装置中的溶液到达或低于所述反应装置的满液位时,进行提浓处理,使滤清液排出反应装置外,晶核继续留在反应装置内生长,直至晶核生长至目标粒度;
后处理阶段:当反应装置内晶核生长至目标粒度后,停止进料,进行固液分离、洗涤、烘干,即获得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
其中,所述M离子为Mn、A1、Zr、T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为循环通量反应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A中总金属浓度为0.5~2.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分布的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液pH为11.5~13.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爱平,吴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