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介电常数测量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容池结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介电常数测量的装置,即以溶液法测量液体介电常数。传统的电容池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容池是以三层同轴环状为主体的结构,材料采用铜或铝,并作表面抗氧化处理。在图1中可以看到电容池内壁和外壁作为被测溶剂的双极饭由两根引线引出,内壁实际上是个实心铜质圆柱。内外壁(看作为双极板)之间作为被测溶液腔,被测溶液的注入和取出由针筒从上盖汲取。外壁和外壳之间的空腔作为通过恒温油的恒温腔,进出油的油嘴位于外壳的两侧,连接恒温槽通过恒温浴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的介电常数。同时,图示结构的外壳接地时形成良好的屏蔽。当然也增加了双极板对地的分布电容。由于存在内外极板的对地分布电容,也包括测量回路的引线对地的分布电容,数值往往大于被测电容Cx。因此,如采用对双端口测量将引入分布电容影响而无法测量。传统电容池靠上下盖压紧电容外壁进行被测容的密封,这种密封容易造成漏液。尤其当对测量进行较高温度恒温时,会造成漏液或恒温油渗入。电容池外壁就是电容电极,直接接触恒温液,因此无法用恒温水恒温时。只能用恒温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昆,潘红兵,纪圣谋,张骏,徐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