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及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75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设在第一管接头内部的第一轴承、设在第一管接头内部的第二轴承、第二管接头以及密封件;第一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部和安装部,接头本体部上设有法兰盘,安装部的管径大于接头本体部的管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位于安装部内,且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均与安装部过盈配合;第二管接头的外壁与第一轴承的内圈、第二轴承的内圈均过盈配合,且第二管接头的轴肩与第一轴承的内圈、第二轴承的内圈抵紧,第二管接头的端部伸入到接头本体部内;密封件位于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单轴承的回转接头的轴承磨损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了一种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及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染色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及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染色企业中,常会用到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其通常由储存罐、动力元件、进水管道、转鼓、回水管道和过滤系统,由于转鼓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转鼓是旋转的,从而在转鼓和进水管道、转鼓和出水管道之间还连接有回转接头。而传统使用的较为简单的回转接头,由于其通常由单轴承进行安装,在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进行相对转动的时候,易造成轴承磨损率较大,需要频繁的更换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其解决了传统的单轴承的回转接头的轴承磨损率大的问题,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人员无需频繁更换轴承,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设在第一管接头内部的第一轴承、设在第一管接头内部的第二轴承、第二管接头以及密封件;所述第一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部和安装部,所述接头本体部上设有法兰盘,所述安装部的管径大于所述接头本体部的管径;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安装部内,且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均与安装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管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过盈配合,且第二管接头的轴肩与第一轴承的内圈、第二轴承的内圈抵紧,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接头本体部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管接头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与第一管接头进行相对转动,在第二管接头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将混合液流动到第一管接头内,由于第二管接头在与第一管接头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二管接头的颤动很好的被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吸收,主要是径向力,其次是轴向力,相对于传统的单轴承的回转接头而言,双轴承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吸收第二管接头转动所产生的脉冲,能够尽可能的轴承的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外径与第一轴承的内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接头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为对半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轴承能够更好的与第一轴承进行协作,从而更好的吸收第二管接头的径向力及轴向力,双轴承也使得第二管接头错位弯曲的概率较小,从而进一步的延长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沟球密封性好,主要承受径向力,能承受部分轴向力,成本低,便于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旋转密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密封密封性好,能避免混合液的外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接头还包括与安装部连接的限位法兰部,所述限位法兰部上连接有挡环,所述第二管接头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法兰部位于安装部远离接头本体部的一端;所述挡环为对半挡环板;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挡环的内径,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挡环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半挡板将第二管接头上的限位环挡在安装部内,从而在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在承受不可抗力的因素时,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不至于快速的脱开,能避免管道咋伤人的现象。一种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双轴承回转接头,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储存罐、端头伸入到储存罐内的动力元件、与动力元件的出口连接的进水管道、与进水管道出口连接的至少一个转鼓、与转鼓连接的回水管道和与回水管道连接的过滤系统;所述双轴承回转接头安装于所述进水管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回转接头承受转速高、压力大,密封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系统的滤板为弧形过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过滤板过滤效率高,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第二管接头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与第一管接头进行相对转动,在第二管接头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将混合液流动到第一管接头内,由于第二管接头在与第一管接头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二管接头的颤动很好的被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吸收,主要是径向力,其次是轴向力,相对于传统的单轴承的回转接头而言,双轴承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吸收第二管接头转动所产生的脉冲,能够尽可能的轴承的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2.该回转接头承受转速高、压力大,密封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轴承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复鞣染色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的系统图。图中,11、第一管接头;111、接头本体部;112、安装部;113、限位法兰部;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二管接头;15、密封件;16、挡环;17、限位环;1、双轴承回转接头;2、储存罐;3、动力元件;4、进水管道;5、转鼓;6、回水管道;7、过滤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第二管接头14以及密封件15。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位于第一管接头11内,且均与第一管接头11过盈配合;密封件15同样位于第一管接头11内,且处在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之间,第二管接头14的部分伸入到第一管接头11内,第二管接头14同样与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过盈配合,第二管接头14与第一管接头11通过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发生相对转动。参照图1至图3,第一管接头11包括接头本体部111和安装部112,接头本体部111为与管道连接部分,接头本体部111上焊接有法兰盘,第一管接头11通过该法兰盘与其他管道进行法兰连接。安装部112同样为圆管,其直径大于接头本体部111的直径,且安装部112与接头本体部111为一体铸造或焊接而成,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安装于安装部112内,向安装部112内进行安装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前,需对安装部112内进行打磨。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进行安装时,先对安装部112进行预热,然后使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进入到安装部112内,使第一轴承12的外圈与第二轴承13的外圈均与安装部112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二管接头14上设有法兰盘,该法兰盘与其他管道进行连接。第二管接头14的外壁进行精加工,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安装于第二管接头14的外壁上。第一轴承12设在第二管接头14上远离法兰盘的一端,即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安装于安装部112内后,第二轴承13位于安装部112内远离接头本体部111的一端。第二轴承13与第一轴承12同等大小,且均为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接头(11)、设在第一管接头(11)内部的第一轴承(12)、设在第一管接头(11)内部的第二轴承(13)、第二管接头(14)以及密封件(15);/n所述第一管接头(11)包括接头本体部(111)和安装部(112),所述接头本体部(111)上设有法兰盘,所述安装部(112)的管径大于所述接头本体部(111)的管径;/n所述第一轴承(12)与所述第二轴承(13)位于所述安装部(112)内,且第一轴承(12)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13)的外圈均与安装部(112)过盈配合;/n所述第二管接头(1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圈、所述第二轴承(13)的内圈均过盈配合,且第二管接头(14)的轴肩与第一轴承(12)的内圈、第二轴承(13)的内圈抵紧,所述第二管接头(14)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接头本体部(111)内;/n所述密封件(15)位于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13)的外圈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接头(11)、设在第一管接头(11)内部的第一轴承(12)、设在第一管接头(11)内部的第二轴承(13)、第二管接头(14)以及密封件(15);
所述第一管接头(11)包括接头本体部(111)和安装部(112),所述接头本体部(111)上设有法兰盘,所述安装部(112)的管径大于所述接头本体部(111)的管径;
所述第一轴承(12)与所述第二轴承(13)位于所述安装部(112)内,且第一轴承(12)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13)的外圈均与安装部(112)过盈配合;
所述第二管接头(1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圈、所述第二轴承(13)的内圈均过盈配合,且第二管接头(14)的轴肩与第一轴承(12)的内圈、第二轴承(13)的内圈抵紧,所述第二管接头(14)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接头本体部(111)内;
所述密封件(15)位于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13)的外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13)的内外径与第一轴承(12)的内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轴承(1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12)远离所述接头本体部(111)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3)为对半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承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贺翔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