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减速系统。
技术介绍
照惯例,在两轮车辆中,通过对设置在车把上的前轮制动执行装置施加力来致动前轮的制动操作,并且通过对后轮制动执行装置施加力来致动后轮的制动操作。后轮制动执行装置设置在车把或脚踏板上。前轮和后轮制动的操作通常由操作者独立地并且有时同时地进行控制。为了车辆的安全制动,前轮制动和后轮制动的平衡致动是必要的。如果仅施加后轮制动,则车辆的减速不足以在较短距离内有效地停车。如果仅施加前轮制动,则车辆有可能面临不安全的转向,并且如果前轮被锁住,则会导致事故。如果同时施加前轮制动和后轮制动以使两个车轮被锁住,那么车辆将面临即将发生的事故危险,因此需要前轮和后轮的平衡致动,以便安全且有效地对车辆进行制动。专利文献JP2015/160548A中公开了一种此类组合制动系统,名为:“摩托车”。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联锁制动,其中,制动踏板通过中间臂连接至平衡器,所述平衡器的一端通过制动杆操作地连接至后制动器以用于后轮制动,并且平衡器的另一端通过联锁缆线操作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100),包括:/n主体框架(1);/n前轮(4)和后轮(8);/n减速系统(200),所述减速系统构造成对所述前轮(4)和所述后轮(8)施加制动操作力,其中,所述减速系统(200)包括:/n第一制动装置(22),所述第一制动装置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前轮(4);/n第二制动装置(23),所述第二制动装置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后轮(8);/n制动执行单元(19),所述制动执行单元枢转地联接至所述主体框架(1);/n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20),所述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操作地联接至第一制动装置(22);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21),所述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制动装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8 IN 2018110117761.一种车辆(100),包括:
主体框架(1);
前轮(4)和后轮(8);
减速系统(200),所述减速系统构造成对所述前轮(4)和所述后轮(8)施加制动操作力,其中,所述减速系统(200)包括:
第一制动装置(22),所述第一制动装置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前轮(4);
第二制动装置(23),所述第二制动装置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后轮(8);
制动执行单元(19),所述制动执行单元枢转地联接至所述主体框架(1);
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20),所述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操作地联接至第一制动装置(22);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21),所述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制动装置(23);以及
制动力分配装置(L),所述制动力分配装置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所述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20)和所述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21),其中,所述制动力分配装置(L)构造成将根据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的致动而产生的制动操作力分配至所述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20)和所述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21)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分配装置(L)包括:
第一连杆(30),所述第一连杆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
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制动力传递构件(21)和所述第一连杆(30);以及
第三连杆(32),所述第三连杆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体框架(1),所述第三连杆(32)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20)和所述第二连杆(31),其中,所述第三连杆(32)和所述第二连杆(31)构造成相对于彼此枢转地旋转和移动,其中,所述第三连杆(32)和所述第二连杆(31)在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枢转超过中间位置之后作为单个单元移动,使得所述第二连杆(31)与所述第三连杆(32)之间不存在相对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31)包括延伸部(31g),并且所述第三连杆(32)包括止动部(S),其中,当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枢转超过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延伸部(31g)邻接抵靠所述止动部(S),使得所述第二连杆(31)与所述第三连杆(32)之间不存在相对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位置由以下因素来限定:诸如所述前轮(4)和所述后轮(8)上的负载、所述第一制动装置(22)和所述第二制动装置(23)的自由行程、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的旋转度、由致动所述制动执行单元(19)而产生的制动操作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施加到所述前轮(4)和所述后轮(8)的负载取决于乘坐所述车辆(100)的人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系统(200)包括附连到对所述制动力分配装置(L)进行封围的所述主体框架(1)的制动连杆箱(C)。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A·梅尼泽斯,V·V·德什潘德,D·S·谢哈瓦特,A·戈亚尔,
申请(专利权)人: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印度;I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