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137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包括:将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点云数据中的悬空点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相邻基塔之间的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相邻基塔之间的每条输电线路;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相邻基塔、相邻基塔之间的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最后获取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植被中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内的树障隐患,防止树木对输电线路造成威胁,与传统人工量测排除相比识别的准确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是一个国家主干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输电线路故障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防止和杜绝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电网运行维护部门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输电线路多处于植被茂密的山区,山区内面积大、树木多,巡检人员经常遇到树障问题。所谓“树障”是指威胁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线下树冠或走廊区域的树木,其容易造成线路跳闸,甚至使线路断裂或者杆塔倒塌,造成较大面积的停电等问题。目前的树障的检测手段主要靠人工肉眼判断为主,巡检人员通过在地面手持激光测距判别树木与输电线路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与树障点的测量角度和位置关系,检测结果很大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倾斜摄影建模进行安全距离测量,但是这些检种方法在检测的时候,容易将输电线路挂点附近的金具、绝缘子等距离输电线路走廊区域较近的部件也视为树障隐患,导致树障隐患判断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能够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树障隐患判断的准确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每条输电线路;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基塔、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可选的,所述输电线路的左悬挂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铅直向上为y轴建立坐标系,所述悬链线方程为:所述弧垂方程为:其中,σ0是输电线路的水平应力,γ是输电线路的比载,ch是双曲线余弦函数,H为输电线路的两悬挂点高差,L为输电线路的两悬挂点档距,a为坐标原点的悬挂点到输电线路的最低点的水平距离,h为输电线路的最低点至左悬挂点的高差值。可选的,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信赖域迭代算法拟合求解出所述悬链线方程和所述弧垂方程,以实现每条输电线路的拟合。可选的,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分离出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过滤所述地面点,得到所述非地面点,其中,所述非地面点包括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分离所述非地面点中的悬空点得到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利用方向特征分离出所述基塔点云数据,利用维数特征分离出所述植被点云数据和建筑物点云数据;根据在点云数据的空间显示为球状目标或面状目标分别分离出所述植被点云数据和建筑物点云数据。可选的,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的步骤包括:对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点云数据进行单木分割处理,得到对应于每棵树木的点云数据;计算每棵树木与对应的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标识出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设定值的树木。可选的,每棵树木与对应的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为净空距离。可选的,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所述净空距离Dv:Dv=D1-f-D2-Δh-10.2;其中,D1为左基塔的高度,D2为树木高度,Δh为施工裕度,f为输电线路的任意点的弧垂。可选的,所述设定值大于或等于13.5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将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中的悬空点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相邻基塔之间的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相邻基塔之间的每条输电线路;然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相邻基塔、相邻基塔之间的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最后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本专利技术可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内的树障隐患,防止树木对输电线路造成威胁,与传统人工量测排除相比,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并实现了安全距离的自动测算及树障隐患点的标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下的树木净空距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步骤S2: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每条输电线路;步骤S3: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基塔、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步骤S4: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具体的,首先执行步骤S1,飞行器沿着平行于输电线路两侧的方向往返飞行,保证旁向重叠度30%以上,测区平均点云密度不低于30点/平方米,数据覆盖以输电线路中心线为中心,两边外扩不少于60米。然后对地面基准站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和飞行器机载GPS接收机接收的数据进行载波相位差分处理,得到飞行平台三维坐标。然后在行器中搭载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向地面发射激光脉冲,获得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并接受地面反射回来的反射脉冲并同时记录所用时间,计算出激光雷达到地面的距离,结合飞行平台三维坐标计算出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地面点的点云数据)。接下来。对获得的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以及生成的地面点的点云数据进行去噪,用三维网格划分点云数据,统计每个网格中落入的点的个数,并判断周边网格中是否存在点;若网格中点数少于一定数量并且周边网格中不存在点,则判定该点为噪音点。接下来,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具体而言,对去噪后点云数据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法进行滤波:先选择种子点构建一个粗略的地面三角网,剩余的点为非地面点,然后逐渐从非地面点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点向初始粗略三角网中添加构成新的网,迭代计算,直到所有的点分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为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n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每条输电线路;/n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基塔、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n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区域的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
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点云数据使用悬链线方程及弧垂方程计算输电线路的弧垂,以拟合出每条输电线路;
以分类后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以基塔、输电线路以及地面为边界的柱状探查空间;
获取所述柱状探查空间内的植被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并标识出所述植被中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树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输电线路的左悬挂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铅直向上为y轴建立坐标系,所述悬链线方程为:



所述弧垂方程为:



其中,σ0是输电线路的水平应力,γ是输电线路的比载,ch是双曲线余弦函数,H为输电线路的两悬挂点高差,L为输电线路的两悬挂点档距,a为坐标原点的悬挂点到输电线路的最低点的水平距离,h为输电线路的最低点至左悬挂点的高差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信赖域迭代算法拟合求解出所述悬链线方程和所述弧垂方程,以实现每条输电线路的拟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内的树障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提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塔点云数据和植被点云数据的步骤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鹏黄俊波孙斌李雳贾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