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30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包括实地勘测、预设布置方案、防护效果分析、型号选择及作业流程,具体作业时,塔上电工位于横担位置,首先将避雷器固定于横担支架上,其次将快速安装线夹与避雷器引流线连接,再通过射枪式绝缘操作杆锁死快速安装线夹,然后通过绝缘锁杆锁死避雷器引流线调节快速安装线夹与运行导线的角度,最后实现避雷器与运行导线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可以在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架空线路避雷器的安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降低长时间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对客户的持续供电,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电作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如云南等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多位于高山密林之中,这些地区进入雨季后雷电频繁,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35kV架空输电线路作为城市供电重要线路,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供电,而避雷器安装是有效防止雷电干扰的重要措施。但目前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的安装作业都是在线路停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需要线路长时间停电,这对持续供电和线路持续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安装地区环境进行实地勘测,选定预安装点;S2、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S3、分析不同布置方案的避雷器防护效果;S4、避雷器型号分析及选择;S5、按流程进行避雷器带电安装作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的方法流程包括:S2.1、对35kV高空线路进行建模;S2.2、使用上述模型对高空线路进行耐雷水平仿真;S2.3、使用上述仿真结果分析避雷器的不同安装方式对杆塔耐雷水平的影响;S2.4、使用上述分析结果优化高空线路杆塔上安装避雷器的位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1中,建模的方法流程包括:S2.1.1、构建雷电流模型;S2.1.2、构建避雷器模型;S2.1.3、构建冲击接地电阻模型;S2.1.4、构建输电线杆塔模型;S2.1.5、构建输电线路模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1.3中,冲击接地电阻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构建:其中,R为冲击接地电阻(Ω),R0为工频电阻(Ω),I为流过塔脚电阻的雷电流(A),Ec为土壤电离电场强度(kV/m),Ig为对应土壤电离强度Ec的临界电流(A);ρ为土壤电阻率(Ω·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避雷器防护效果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1、构建雷电流直击塔顶的模型;S3.2、计算雷电流直击塔顶的耐雷水平;S3.3、构建雷电流绕击导线的模型;S3.4、计算雷电流绕击导线的耐雷水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避雷器的选择方法如下:S4.1、预先了解各预安装点在未安装避雷器时的过电压故障情况;S4.2、选定适用于电磁暂态仿真的避雷器模型;S4.3、计算分析安装避雷器后故障工况下的过电压抑制效果、避雷器的应力和避雷器并联柱数;S4.4、计算该避雷器型号方案的综合性能评分;S4.5、参照比较避雷器厂家提供的所有备选型号的避雷器综合性能评分,选定最适宜的避雷器型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4中,避雷器型号综合性能评分的计算公式如下:C=N×P;θ=D×C其中,D为避雷器抑制过电压效果,U/Umax为避雷器安装点过电压下降幅度,C为避雷器价格成本,N为避雷器并联柱数,P为单柱避雷器价格,θ为避雷器的综合性能评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5中,避雷器带电安装作业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5.1、塔上电工按选定的进出电场的方式到达作业位置;S5.2、地面电工通过绝缘绳索将横担支架起吊至塔头,塔上电工完成横担支架的安装固定;S5.3、地面电工在地面上将避雷器与引流线连接,再将快速安装线夹固定于引流线上;S5.4、地面电工将避雷器起吊至塔头,塔上电工将避雷器安装于横担支架上;S5.5、塔上电工用绝缘锁杆锁死避雷器引流线,控制引流线与运行导线的距离;S5.6、塔上电工用射枪式绝缘操作杆锁死快速安装线夹推进螺丝的扣环,调整安装角度,并将快速安装线夹搭接在运行导线上;S5.7、塔上电工用射枪式绝缘操作杆旋转快速安装线夹推进螺丝,完成运行导线与避雷器引流线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中,可利用现有的作业工器具和材料进行操作,采用地电位作业法在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架空线路避雷器的安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降低长时间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对客户的持续供电,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流程框图;图3为实施例1中S2的方法流程框图;图4为实施例1中S2.1的方法流程框图;图5为实施例1中S3的方法流程框图;图6为实施例1中S4的方法流程框图;图7为实施例1中S5的方法流程框图。图1中:1、横担支架;2、避雷器;3、快速安装线夹;4、射枪式绝缘操作杆;5、绝缘锁杆;6、运行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安装地区环境进行实地勘测,选定预安装点;S2、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S3、分析不同布置方案的避雷器防护效果;S4、避雷器型号分析及选择;S5、按流程进行避雷器带电安装作业。本实施例中,S2中,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的方法流程包括:S2.1、对35kV高空线路进行建模;S2.2、使用上述模型对高空线路进行耐雷水平仿真;S2.3、使用上述仿真结果分析避雷器的不同安装方式对杆塔耐雷水平的影响;S2.4、使用上述分析结果优化高空线路杆塔上安装避雷器的位置。本实施例中,S2.1中,建模的方法流程包括:S2.1.1、构建雷电流模型;S2.1.2、构建避雷器模型;S2.1.3、构建冲击接地电阻模型;S2.1.4、构建输电线杆塔模型;S2.1.5、构建输电线路模型。本实施例中,S2.1.3中,冲击接地电阻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构建:其中,R为冲击接地电阻(Ω),R0为工频电阻(Ω),I为流过塔脚电阻的雷电流(A),Ec为土壤电离电场强度(kV/m),Ig为对应土壤电离强度Ec的临界电流(A);ρ为土壤电阻率(Ω·m)。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安装地区环境进行实地勘测,选定预安装点;/nS2、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nS3、分析不同布置方案的避雷器防护效果;/nS4、避雷器型号分析及选择;/nS5、按流程进行避雷器带电安装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安装地区环境进行实地勘测,选定预安装点;
S2、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
S3、分析不同布置方案的避雷器防护效果;
S4、避雷器型号分析及选择;
S5、按流程进行避雷器带电安装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预设、分析及选择避雷器布置方案的方法流程包括:
S2.1、对35kV高空线路进行建模;
S2.2、使用以上模型对高空线路进行耐雷水平仿真;
S2.3、使用上述仿真结果分析避雷器的不同安装方式对杆塔耐雷水平的影响;
S2.4、使用上述分析结果优化高空线路杆塔上安装避雷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中,建模的方法流程包括:
S2.1.1、构建雷电流模型;
S2.1.2、构建避雷器模型;
S2.1.3、构建冲击接地电阻模型;
S2.1.4、构建输电线杆塔模型;
S2.1.5、构建输电线路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3中,冲击接地电阻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构建:









其中,R为冲击接地电阻(Ω),R0为工频电阻(Ω),I为流过塔脚电阻的雷电流(A),Ec为土壤电离电场强度(kV/m),Ig为对应土壤电离强度Ec的临界电流(A);ρ为土壤电阻率(Ω·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安装35kV架空线路避雷器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避雷器防护效果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构建雷电流直击塔顶的模型;
S3.2、计算雷电流直击塔顶的耐雷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李长武弓旭强李正文刘芮孙建强崔傲马大鹏郑瑞东焦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