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48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及使用方法,包括设于地下凹坑中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下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板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平台板上设有贯穿平台板板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小于下模底部边缘的尺寸,在地下凹坑中还设有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立柱的顶端尺寸小于下模底部开孔尺寸。使用时将带模胚体放置在平台板上,使下模底部开孔对准第一通孔,在将上模吊离胚体后使平台板下降,底模下侧与立柱顶端接触,平台板继续下降使下模与胚体下部分离,实现下模随平台板下降、陶缸胚体不动的脱模操作,避免了对陶缸胚体进行带模翻转,脱模操作简单,且不易损伤胚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投入原料开始,一直到把陶瓷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过程。一般来说,陶瓷生产过程包括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瓷器烧结等三个基本阶段。在大型的陶缸胚体生产过程中,先用泥料在陶缸模具上成型,待泥料硬化后进行脱模形成陶缸胚体。如图1所示,目前大型的陶缸模具一般分为三部分:上模01、下模02和底模03,其中上模01和下模02从陶缸腰部分界,而底模03则滑动配设于下模02内底部,成型的陶缸胚体位于模具内表面。由于陶缸胚体的体积较大,质量为400kg左右,脱模操作较为困难,且脱模时容易损伤陶缸胚体。因此,有必要对大型陶缸胚体脱模操作进行研究,以便对脱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大型的陶缸脱模操作,要克服重量大、易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及使用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脱模升降平台,实现下模随平台下降、陶缸胚体不动的脱模操作,避免了对陶缸胚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凹坑中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下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板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平台板上设有贯穿平台板板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小于下模底部边缘的尺寸,在地下凹坑中还设有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立柱的顶端尺寸小于下模底部开孔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凹坑中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下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板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平台板上设有贯穿平台板板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小于下模底部边缘的尺寸,在地下凹坑中还设有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立柱的顶端尺寸小于下模底部开孔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设有两条平行的轨道,两条所述轨道对称设于立柱两侧,在两条所述轨道上配设有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还设有若干个水平的滑杆,在地下凹坑中对应设有若干根竖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与滑杆配合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下侧设有若干个水平的伸缩件,在地下凹坑中对应设有若干根竖直的支撑杆,在所述平台板上升到位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能够对水平伸出的伸缩件前部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陶缸胚体脱模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控制平台板上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陶缸胚体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李斌黄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