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脱模模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模板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脱模模盒。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为加大大型厅室的楼板跨度和承载力,密肋梁结构较为常见,密肋梁在浇筑过程中,通常采用成型的模盒以方便安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模盒未设计专门的脱模装置,常出现脱模较为困难,脱模过程中易损伤混凝土成形表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了一种能提高脱模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保护混凝土成形表面的气动脱模模盒。本技术的气动脱模模盒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气动脱模模盒,包括盒体、脱模气孔、加强肋板A、气孔盖板、气动快速接头、加强肋板B,其中:盒体顶部设置有加强肋板B、侧边之间设置加强肋板A,加强肋板十字交叉位置设置脱模气孔,脱模气孔内一端设置内丝,连接气动快速接头,另一端设有气孔盖板。上述的气动脱模模盒,其中:脱模气孔有5个。上述的气动脱模模盒,其中:气孔盖板上覆盖防漏浆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脱模气孔内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脱模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脱模气孔(2)、加强肋板A(3)、气孔盖板(4)、气动快速接头(6)、加强肋板B(7),盒体(1)顶部设置有加强肋板B(7)、侧边之间设置加强肋板A(3),加强肋板十字交叉位置设置脱模气孔(2),共设置5个脱模气孔,脱模气孔(2)内一端设置内丝,连接气动快速接头(6),另一端设有气孔盖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脱模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脱模气孔(2)、加强肋板A(3)、气孔盖板(4)、气动快速接头(6)、加强肋板B(7),盒体(1)顶部设置有加强肋板B(7)、侧边之间设置加强肋板A(3),加强肋板十字交叉位置设置脱模气孔(2),共设置5个脱模气孔,脱模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炳秋,潘吉应,李兰菊,代云峰,王勇,安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