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梅专利>正文

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47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所述振动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且焊接在振动板后端的延伸杆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外部的限位筒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后端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内部电机输出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一是通过在振动板的内部安装电磁线圈,能够在振动板对车厢内壁冲击的过程中,从而保证清扫机器人使用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在对接管的两端设置带有自锁电机的电动伸缩杆,能够调整高压喷头的倾斜方向,提高车厢清理的效率,三是通过在清扫机器人的外部设置带有挤压板的气杆,能够对高压喷头喷出的清洗剂进行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车厢清扫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对车厢、运煤车、船,运砂石车、船等内壁进行清洗的装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车厢清扫机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车厢清扫机器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现有的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其外部的振动板对车厢内壁进行冲击,从而使车厢的内壁发生振动,将粘连在车厢内壁的废料从车厢内壁脱落,但是由于振动板振动时,会呈周期性运动,且振动板安装在清扫机器人的外部,因此在振动板发生振动时,清扫机器人也会发生振动,不但容易损坏清扫机器人内部的器件,同时还会影响清扫机器人连接的稳定性,使得清扫机器人掉落而发生损坏,其次,现有的高压喷头在对车厢废料进行冲击时,均是与车厢内壁垂直方向对废料进行冲洗,由于飞来考粘接在车厢的内壁,因此高压喷头喷水时,正对废料的方向进行冲击,使得废料向车厢内壁挤压,影响废料清除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包括清扫机器人的底部靠近四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清扫刷,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底部,且位于清扫机器人前端两个所述清扫刷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和回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四边均安装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均多组用于带动车厢内壁振动的振动板以及均匀环绕振动板分布的高压喷头,其中,所述振动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且焊接在振动板后端的延伸杆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外部的限位筒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后端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内部电机输出轴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收卷轮与牵引绳远离延伸杆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底端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废料回收的挤压板,且挤压板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气杆,所述气杆的底端与清扫机器人外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横截面呈“L”形结构,且挤压板的外部开设有回收口,回收口通过波纹管与清扫机器人内部抽水机连通。优选的,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外部安装有呈“U”形的对接管,所述高压喷头的后端安装有呈圆环状的转动管,且高压喷头通过其后端的转动管套在对接管的外部,所述高压喷头的后端通过水管与对接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对接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自锁电机,所述自锁电机通过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与安装在转动管后端的卡齿啮合。优选的,所述对接管的两端均通过水管与开设在清扫机器人顶部的进水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清扫机器人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所述电动伸缩杆、自锁电机、电磁线圈和电机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通过在振动板的内部安装电磁线圈,能够在振动板对车厢内壁冲击的过程中,避免清扫机器人发生剧烈晃动,从而保证清扫机器人使用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在对接管的两端设置带有自锁电机的电动伸缩杆,能够调整高压喷头的倾斜方向,使得高压水柱以一定角度对粘连在内壁的废料进行冲击,提高车厢清理的效率;三是通过在清扫机器人的外部设置带有挤压板的气杆,能够对高压喷头喷出的清洗剂进行回收,方便之后的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中对接管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中对接管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的中高压喷头和转动管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中自锁电机和传动齿轮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中挤压板和气杆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中振动板、延伸杆和限位筒的截面图。图中:1、清扫机器人;2、防尘罩;3、高压喷头;4、振动板;5、清扫刷;6、粉碎辊;7、挤压板;8、转动管;9、对接管;10、电动伸缩杆;11、自锁电机;12、传动齿轮;13、气杆;14、电磁线圈;15、延伸杆;16、限位筒;17、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和图7所示,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包括清扫机器人1的底部靠近四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清扫刷5,清扫机器人1的底部,且位于清扫机器人1前端两个清扫刷5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6和回收管,其特征在于:清扫机器人1的四边均安装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2,清扫机器人1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均多组用于带动车厢内壁振动的振动板4以及均匀环绕振动板4分布的高压喷头3,其中,振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14,且焊接在振动板4后端的延伸杆15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外部的限位筒16相互滑动连接,延伸杆15的后端连接有牵引绳17,且牵引绳17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内部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收卷轮与牵引绳17远离延伸杆15的一端连接。参照图1和图6所示,清扫机器人1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底端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废料回收的挤压板7,且挤压板7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气杆13,气杆13的底端与清扫机器人1外部连接。参照图6,挤压板7的横截面呈“L”形结构,且挤压板7的外部开设有回收口,回收口通过波纹管与清扫机器人1内部抽水机连通。参照图2和图3所示,清扫机器人1的外部安装有呈“U”形的对接管9,高压喷头3的后端安装有呈圆环状的转动管8,且高压喷头3通过其后端的转动管8套在对接管9的外部,高压喷头3的后端通过水管与对接管9连通。参照图4和图5所示,对接管9的两端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且电动伸缩杆10的顶端安装有自锁电机11,自锁电机11通过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12与安装在转动管8后端的卡齿啮合。参照图3,对接管9的两端均通过水管与开设在清扫机器人1顶部的进水口连通。清扫机器人1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电动伸缩杆10、自锁电机11、电磁线圈14和电机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使用时,气杆13带动挤压板7伸长,使得挤压板7与车厢的内壁贴合,之后电动伸缩杆10伸长,带动自锁电机11移动,使得自锁电机11前端的传动齿轮12与其中一个转动管8后端的卡齿啮合,同时控制自锁电机11通电旋转,带动转动管8旋转,由于高压喷头3与转动管8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管8旋转时,高压喷头3也发生旋转,从而调节高压喷头3的倾斜角度(同理,根据上述步骤,通过控制电动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包括清扫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均多组用于带动车厢内壁振动的振动板(4),以及均匀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外部,且环绕振动板(4)分布的高压喷头(3),其中,/n所述振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14),且焊接在振动板(4)后端的延伸杆(15)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外部的限位筒(16)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5)的后端连接有牵引绳(17),且牵引绳(17)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内部电机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包括清扫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均多组用于带动车厢内壁振动的振动板(4),以及均匀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外部,且环绕振动板(4)分布的高压喷头(3),其中,
所述振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14),且焊接在振动板(4)后端的延伸杆(15)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外部的限位筒(16)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5)的后端连接有牵引绳(17),且牵引绳(17)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清扫机器人(1)内部电机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底部靠近四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清扫刷(5),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底部,且位于清扫机器人(1)前端两个所述清扫刷(5)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6)和回收管,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四边均安装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收卷轮与牵引绳(17)远离延伸杆(15)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清扫机器人用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器人(1)的前后及两侧外表面底端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废料回收的挤压板(7),且挤压板(7)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气杆(13),所述气杆(13)的底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