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2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涉及桁架拼接工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车尾总拼工装、车底盘拼工装和车头总拼工装,车尾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车尾支撑柱和桁架支撑柱,车尾总拼工装一侧面设置有衔接柱,车底盘拼工装安装在衔接柱的一侧面,车头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车身的封端进行组队增加工艺的可实施性,通过对夹具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夹具能满足桁架车身焊接技术要求,通过加装滑板对关键尺寸的控制定位,增强焊接一致性减少因焊接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夹具组合的多样化、模块化,满足桁架车身各部位组合焊接减少装件时间,对于桁架车身的焊接质量,以及焊接速度都有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桁架拼接工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应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桁架结构模型的优化已经可以成为现实。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大多常用与厂房、桥梁等公共建筑中,它是由一些杆轴交于一点的工程结构抽象简化而成。合理地设计桁架结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强度,起到减轻桁架重量,节省材料的目的,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桁架结构车身在汽车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现有的桁架结构车身的研发中公司处于基本空白,没有相关资料技术支持,只有通过计算机不断模拟,制作简易工装夹具实验,在桁架结构中,个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桁架结构与常见的实腹梁结构相比,在抗弯方面能将受拉与受压力集中布置在上下两端,增大了内力臂,使得以同样的材料用量,实现更大的抗弯强度,由于前期属于实验阶段虽然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包括车尾总拼工装(7)、车底盘拼工装(9)和车头总拼工装(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车底盘拼工装(9)和车头总拼工装(13)均为架体结构,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上表面设置有车尾支撑柱(5)和桁架支撑柱(25),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一侧面设置有衔接柱(8),所述车底盘拼工装(9)安装在衔接柱(8)的一侧面,所述车头总拼工装(13)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支撑架(14);/n所述车尾支撑柱(5)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一侧面安装有第二桁架(4),所述第二桁架(4)与固定板(23)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桁架(4)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嵌合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包括车尾总拼工装(7)、车底盘拼工装(9)和车头总拼工装(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车底盘拼工装(9)和车头总拼工装(13)均为架体结构,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上表面设置有车尾支撑柱(5)和桁架支撑柱(25),所述车尾总拼工装(7)一侧面设置有衔接柱(8),所述车底盘拼工装(9)安装在衔接柱(8)的一侧面,所述车头总拼工装(13)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支撑架(14);
所述车尾支撑柱(5)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一侧面安装有第二桁架(4),所述第二桁架(4)与固定板(23)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桁架(4)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嵌合槽(1),所述第二桁架(4)一侧面设置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桁架(2),所述第一桁架(2)安装在桁架支撑柱(2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桁架(2)与滑板(3)滑动配合;
所述车头总拼工装(13)上表面设置有横板支撑架(14)和车头支撑柱(12),所述横板支撑架(14)上表面设有置物横板(15),所述置物横板(15)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横梁(16),所述第一横梁(16)与置物横板(15)挤压配合,所述第一横梁(16)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横梁(17),所述第二横梁(17)位置与第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红赵仁义陆伟李航陈波付长奇张万秋陈国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