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灵琳专利>正文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4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清洗单元,所述的传动机构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传动机构的上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洗单元,清洗单元的下端与已有工作地面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工位处理结构的设计理念进行马铃薯组织培养,设置的传动机构可实现多块马铃薯切块的同步有序渐进的接受清洗机构的表面灭菌处理,进而可大大提高马铃薯切块培养处理效率且可节约人力,同时针对马铃薯切块的冲洗设置具有防护作用的结构以提高马铃薯的冲洗质量。

A method of Potato Tissue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包括表面灭菌,愈伤组织诱导、脱毒和芽分化,芽的继代,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等基本步骤,但在马铃薯组织培养中的表面灭菌过程中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对马铃薯切块进行处理的装置适用于单批次少量的马铃薯培养,以致整体的工作效率较低,花费时间较长,同时马铃薯的放置间隙较小而易形成相互阻挡现象,进而存在部分马铃薯出现处理不均一的现象;2、对马铃薯切块进行冲洗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和清洗单元(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进行马铃薯组织培养时具体培养方法如下:/nS1、马铃薯切块的安放与输送:通过人工方式将马铃薯切块放置与安置组(19)上,并通过往复组使联动轮(13)做往复转动运动,通过联动轮(13)、传动带(17)和传动轮(16)之间的配合使得安置组(19)携带马铃薯切块做同步左右与上下往复运动;/nS2、清洗:马铃薯切块从左往右依次通过盛液池(20),马铃薯切块位于最左端的盛液池(20)内时,通过此盛液池(20)两侧的清洗机(22)向连接管(21)内注入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和清洗单元(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进行马铃薯组织培养时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S1、马铃薯切块的安放与输送:通过人工方式将马铃薯切块放置与安置组(19)上,并通过往复组使联动轮(13)做往复转动运动,通过联动轮(13)、传动带(17)和传动轮(16)之间的配合使得安置组(19)携带马铃薯切块做同步左右与上下往复运动;
S2、清洗:马铃薯切块从左往右依次通过盛液池(20),马铃薯切块位于最左端的盛液池(20)内时,通过此盛液池(20)两侧的清洗机(22)向连接管(21)内注入清洗水,清洗水由喷油喷出而对马铃薯切块进行冲洗;
S3、表面灭菌:清洗后的马铃薯切块依次通过乙醇液和杀菌液,以实现马铃薯切块的表面灭菌;
S4、无菌水冲洗:灭菌后的马铃薯切块位于最右端盛液池(20)内时,通过此盛液池(20)两侧的清洗机(22)向连接管(21)内注入无菌水,无菌水通过喷头(23)对马铃薯切块进行冲洗;
所述的传动机构(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传动机构(1)的上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清洗单元(2),清洗单元(2)的下端与已有工作地面相连;
所述的传动机构(1)包括倒L型架(10)、固轴板(11)、轴杆(12)、联动轮(13)、长立板(14)、短立板(15)、传动轮(16)、传动带(17)、往复单元(18)和安置组(19),倒L型架(10)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倒L型架(10)上端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固轴板(11),固轴板(11)前后对称排布,前后正相对的固轴板(11)的下端之间安装轴杆(12),轴杆(12)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联动轮(13),左右正相对的固定板(192)之间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长立板(14),长立板(1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短立板(15),短立板(15)的上端面和长立板(14)的上端面均与倒L型架(10)上端的下端面相连,前后正相对的短立板(15)的下端和前后正相对的长立板(14)的下端之间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传动轮(16),长立板(14)下端的传动轮(16)和与其相邻的短立板(15)下端的传动轮(16)之间形成倒V型结构,左右正相对的联动轮(13)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7),传动带(17)与传动轮(16)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倒L型架(10)的上端与联动轮(13)之间通过往复单元(18)相连,传动带(17)之间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安置组(19);
所述的往复单元(18)包括从动轮齿(180)、主动轮齿(181)、基板(182)和一号电动滑块(183),从动轮齿(180)对称安装在联动轮(13)的前后两端,从动轮齿(180)位于固轴板(11)的内侧,从动轮齿(180)的正上方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主动轮齿(181),从动轮齿(180)与主动轮齿(18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主动轮齿(181)的上端面与基板(182)的下端面相连,基板(182)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183),一号电动滑块(183)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与倒L型架(10)的上端相连;
所述的安置组(19)包括T型杆(190)、圆台(191)、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灵琳
申请(专利权)人:王灵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