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14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及应用,属于植物离体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硝基愈创木酚钠0.2~0.8mg/L、蔗糖25~35g/L、琼脂3.3~3.7g/L;所述培养基的pH为5.6~6.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兼具薯块诱导、生根和离体保存三种不同目的,延长了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单代保存时间,降低了因多次制备培养基及继代接种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简化了组培苗洗苗及栽植操作,提高成活率和降低移栽成本,解决了多花黄精常规组培生根苗移栽操作和栽移栽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Medium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n vitro induction and / or germplasm conservation of Polygonatum multiflo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离体培养
,具体涉及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多花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Hua)是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含有淀粉、烟酸、黄酮、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皂甙等,具有益气养阴、强壮筋骨、治疗风湿痛、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随着多花黄精药用价值的开发,野生资源被人为肆意挖掘,使得有限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通过人工栽培生产多花黄精药材十分必要,而充足的种苗是保证人工种植成功的重要基础。多花黄精种子自然条件下要经两个冬季休眠才能出苗,用种子育苗存在繁殖过程烦琐、育苗时间长、出苗率低、育苗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多花黄精人工种植主要以薯块繁殖为主,不仅用种量大、繁殖效率低、大面积推广种植受制严重,同时由于薯块是多花黄精的药用部位,这种繁殖也影响了多花黄精药材的产量。近10多年来,陆续有关于多花黄精种苗组培快繁的研究报道,为多花黄精种苗高效快速繁育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硝基愈创木酚钠0.2~0.8mg/L、蔗糖25~35g/L、琼脂3.3~3.7g/L;所述培养基的pH为5.6~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和/或种质离体保存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硝基愈创木酚钠0.2~0.8mg/L、蔗糖25~35g/L、琼脂3.3~3.7g/L;所述培养基的pH为5.6~6.0。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基的多花黄精薯块离体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花黄精丛生芽接种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中,弱光离体培养,得到带须根的多花黄精薯块;所述弱光离体培养的温度为23~33℃,光照时间为10~12h/d,光照强度为5~15μmol·m-2·s-1,培养时间为30~50d;所述带须根的多花黄精薯块的直径为0.5~1.0cm,所述须根的条数为3~5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体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花黄精丛生芽接种前,还包括对丛生芽进行切分和去叶处理,处理后的每一个丛生芽含有1~2个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体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的获得方法包括:
1)以多花黄精薯块或种子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形成初代幼苗;当外植体为多花黄精薯块时,用光照培养,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40d;当外植体为种子时,用弱光培养,所述弱光培养的时间为30~180d;
2)将所得初代幼苗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得到继代丛生芽;所述继代培养的时间为25~35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体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以MS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宁珍何金祥苏江付传明冼康华刘宝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